美中敲定貿易協議框架 稀土管制延後一年 格里爾:談判中完全沒提台灣

美中為期兩天的貿易談判落幕,多名美國官員表示,美中已擬定一項貿易協議框架。圖為示意,圖/翻攝自 TRT World  YouTube頻道
美中為期兩天的貿易談判落幕,多名美國官員表示,美中已擬定一項貿易協議框架。圖為示意,圖/翻攝自 TRT World YouTube頻道

美中為期兩天的貿易談判落幕,多名美國官員表示,美中高層經濟官員26日已擬定一項貿易協議框架,預計將由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於本周稍晚拍板。該協議將暫停美方更高額的關稅,而中方的稀土出口管制將延後一年。此外,美國貿易代表並透露,在上周末的磋商中,美中雙方的代表一次都沒提到台灣。

路透報導,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Scott Bessent)表示,雙方在馬來西亞首都吉隆坡東協(ASEAN)峰會場邊的談判,已消除了川普自11月1日起對中國進口商品加徵100%關稅的威脅。他並指出,中方預計將延後一年實施稀土與磁體出口許可制度,以重新檢討政策。

中方官員對談判結果較為謹慎,未透露具體細節。川普與習近平預定於30日在南韓慶州(Gyeongju)亞太經合會(APEC)峰會期間會晤,審定協議內容。白宮已宣布「川習會」行程,但北京尚未正式確認。

貝森特在與美國貿易代表格里爾(Jamieson Greer)會晤中國國務院副總理何立峰與首席談判代表李成鋼後對記者表示:「我認為,我們已為兩位領導人星期四的會談建立起非常成功的框架。」這是雙方自5月以來的第五輪面對面磋商。

貝森特說,他預期美中關稅停戰將延長至11月10日以後,中方也將恢復大量購買美國黃豆;中國9月未進口任何美豆,改採購巴西與阿根廷產品。他在接受美國廣播公司(ABC)節目《本週》(This Week)訪問時說:「美國黃豆農將對即將公布的協議內容感到非常振奮,不論是本季或未來數年。」

另根據福斯新聞(Fox News)報導,格里爾則在福斯節目《福斯周日新聞》(Fox News Sunday)中表示,雙方同意暫停部分懲罰性措施,並找到「一條讓美方能獲得更多中國稀土供應、同時以美國出口平衡貿易逆差的前進道路」。

格里爾在節目中說,在此次磋商中,美中雙方的代表一次都沒提到台灣,他說:「這完全不是我們貿易談判的一部分,甚至一次都沒被提及。」至於本周「川習會」中,是否將出現台灣議題,格里爾則說,他無法預測,但這個議題「與這次貿易談判毫無關聯」。

中方代表李成鋼表示,雙方已達成「初步共識」,接下來將進入各自的內部批准程序。他透過翻譯說:「美方立場強硬,而中方則堅定捍衛自身權益。我們進行了非常激烈的磋商,也展開建設性對話,探討可行的方案與安排。」

川普26日抵達馬來西亞,參加東協峰會,這是他為期五天亞洲行的第一站,行程將於30日在南韓與習近平會面達到最高潮。周末談判結束後,川普語帶樂觀表示:「我認為我們將與中國達成協議。」

美中官員指出,除稀土議題外,雙方還討論了貿易擴張、美國的芬太尼危機、美國港口入境費以及熱門短影音TikTok的美國所有權轉移。貝森特在接受全國廣播公司(NBC)節目《Meet the Press》訪問時表示,雙方仍須敲定TikTok交易細節,以便川普與習近平能在南韓「完成這項交易」。

在東協峰會場邊,川普暗示未來可能在中國與美國各再舉行一次與習近平的會面。他說:「我們已同意將來還會見面,會在中國,也會在美國見面,地點可能是華府或海湖莊園(Mar-a-Lago)。」

川普與習近平的會談預計將涵蓋中國恢復採購美國黃豆、台灣議題,以及釋放被拘押的香港媒體大亨黎智英等議題。黎智英是已停刊《蘋果日報》的創辦人,外界認為,此案件已成為中國打壓香港言論自由的最具代表性案例。

川普並表示,他將尋求中國在處理俄羅斯問題上提供協助,因烏克蘭戰爭仍在持續。

近幾周,美中關係再度緊張。今年5月在日內瓦首輪貿易會談後達成的暫時停戰協議,8月雖延長,但仍未能阻止雙方互相施加更多制裁與出口限制。中國擴大稀土出口管制已導致全球供應短缺,促使美國考慮禁止向中國出口各類以軟體驅動的高科技產品,從筆電到噴射引擎,據報導正在研議中。

延伸閱讀

熱門文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