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習會】中美釜山會晤落幕 陸學者沈逸:雙方將回歸穩健軌道

中美雙方在韓國釜山的川習會皆釋出穩定雙邊關係的言論。圖/取自新華社
中美雙方在韓國釜山的川習會皆釋出穩定雙邊關係的言論。圖/取自新華社

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30日在韓國釜山與美國總統川普舉行睽違六年的「川習會」,雙方皆釋出穩定雙邊關係的言論。大陸復旦大學國際政治系教授沈逸指出,透過「打談結合」與持續博弈,中美關係正逐步回歸穩定、健康的發展軌道,元首外交已成為管控分歧、避免對抗的重要機制。

習近平在會中指出,中美國情不同,出現分歧與摩擦是正常現象,「作為世界前兩大經濟體,雙方應在風浪中把握方向、駕馭大局」,並確保中美關係這艘大船能夠穩健前行。根據陸方轉述,川普也回應稱,美中關係「一直很好、未來會更好」,強調中國是美國「最大的夥伴」,雙方攜手能在世界上完成許多大事,並相信未來的合作將創造更大成就。

沈逸指出,這場歷時約一小時四十分鐘的會晤,是久違的中美互動場景,從時間長度、各方表態及釋出的言論來看,與美方近期其他外交場合相比,此次元首會談呈現出一種「回歸正常、重啟信任」的氛圍。他認為,中美正透過「談與鬥結合」的方式,重新建立可控與穩健的互動節奏,「元首外交」不僅為當前問題尋找解方,也為雙方關係的長期發展定下基調。

沈逸分析,中方在此次會晤中的表現,展現出對矛盾與摩擦更坦然與穩健的態度,而美方也釋出正面回應,川普在會前就曾公開表示「相信會議將非常成功」,顯示華府對話成果抱持樂觀預期。沈逸認為,雙方透過開誠布公的交流,強調理解彼此關切、重視分歧管控,反映出中美正在以務實方式修補關係。

對於陸方表述,沈逸稱,習近平此次提出「中國的發展振興與川普所追求的『讓美國再次偉大』並行不悖」,代表中方在對外話語上出現新的戰略思維,這句話意味中美不必陷入零和競爭,而可在合作中相互成就、共同繁榮。

不過沈逸也提醒,雖然氛圍出現緩和,但美方對某些合作條件仍未完全接軌,「這種緩和能持續多久仍待觀察」。他指出,中美關係已進入「新常態」,結構性矛盾依然存在,如何以建設性方式引導與管理分歧,將考驗雙方外交與決策能力。

沈逸認為,這次釜山會晤被普遍視為雙方透過高層互動穩定關係的重要轉折。中美元首的直接對話不僅確立了政策框架,也為後續談判團隊提供方向。他表示,「最高領導人直接溝通,對於管控風險、穩定雙邊關係具有關鍵戰略意義」,並有助防止中美關係再度偏離正常軌道。

川習會聚焦經貿協議、稀土與烏克蘭問題

這場會談同時是川普重返白宮後首次亞洲之行的核心行程。綜合外媒報導,雙方除釋出合作訊號,也就多項實質議題達成共識。

川普會後在專機上表示,會談「非常成功」,並透露雙方「促成許多議題的定案」。他強調,會中未談及台灣問題,「沒有提到台灣,也沒有被討論」。不過,大陸國防部發言人張曉剛在例行記者會上再度強調,民進黨政府「買再多武器也改變不了台獨必亡的宿命」,並警告美方「停止在大陸核心利益上玩火」,強調共軍「將以更強大能力與手段,堅決反對任何台獨圖謀及外部干涉」。

在經貿方面,川普宣布,美國針對中國的進口關稅將從57%下調至47%,針對芬太尼相關化學品的懲罰性關稅也將從20%降至10%,「立即生效」。他並稱相信習近平會非常努力阻止這些致命物質流入美國

此外,雙方達成為期一年的「稀土供應協議」,取消現有出口限制,並同意每年檢討續約。川普強調:「所有稀土問題都已經解決,這是為了全世界的利益。」

川普同時透露,中方已承諾「立即大量採購美國黃豆及其他農產品」,但未觸及晶片製造商輝達(Nvidia)AI晶片的出口問題。

在地緣政治方面,烏克蘭議題被明確納入討論,川普表示雙方將合作推動和平進程,並說:「習近平會協助我們,我們也會一起處理烏克蘭問題」。

大陸商務部公告則指出,美方在投資領域作出「積極承諾」,中方則將「妥善解決TikTok相關問題」,顯示兩國有意為敏感科技與產業爭議降溫。

此外,美方也將暫停對中國海事、物流及造船業的「301調查」措施一年,中方也將對美方暫緩實施反制。

川普形容此次會晤「極為成功」,並宣布將於明年4月前往北京訪問,而習近平也將回訪美國,「地點可能在佛羅里達州棕櫚灘或華府」。他稱讚習近平是強大國家的卓越領袖,並相信這場會談「為中美關係開啟新局」。

延伸閱讀

熱門文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