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前三季外貿成長4% 一帶一路貿易占比逾半 出口續創高峰

大陸海關總署副署長王軍在國新辦記者會上指出,中國對共建「一帶一路」國家的貿易額佔整體進出口總值的51.7%。圖/取自國新網
大陸海關總署副署長王軍在國新辦記者會上指出,中國對共建「一帶一路」國家的貿易額佔整體進出口總值的51.7%。圖/取自國新網

大陸海關總署今天(13日)公布最新外貿數據,今年前三季度大陸貨物貿易進出口總額達33.61兆元(人民幣,下同),年增4%。其中出口19.95兆元,增長7.1%,光是一帶一路國家的出口總值就高達51.7%;另外進口13.66兆元,小幅下降0.2%,單9月進出口總值達4.04兆元,增長8%。

海關總署副署長王軍在國新辦記者會上指出,中國對共建「一帶一路」國家的貿易額達17.37兆元,增長6.2%,佔整體進出口總值的51.7%,比重再提高1.1個百分點。其中對東協、中南美、非洲及中亞地區的貿易分別增長9.6%、3.9%、19.5%及16.7%。他表示,前三季中國外貿「量質齊升」,貿易結構仍在持續強化。

不過王軍也坦言,目前外部環境仍嚴峻複雜,穩定四季度出口仍需付出艱苦努力。

在產品結構方面,出口機電產品總額12.07兆元,增長9.6%,佔出口比重六成。高技術產品如電子資訊、尖端裝備、儀器類出口增幅分別為8.1%、22.4%及15.2%,綠色產品與鐵道電力設備等亦維持兩位數成長。進口方面,原油、金屬礦砂量分別增4.9%與10.1%,尖端製造設備如計算儀器、通訊設備進口額增幅近9%。

王軍指出,目前大陸共有約70萬家外貿企業具進出口實績,較去年增加5.2萬家,其中民營企業占比超過八成,進出口額達19.16兆元,增長7.8%;外資企業進出口9.82兆元,增3.1%。

針對各界關注的「中美互收船舶靠岸費」問題,海關總署新聞發言人呂大良在會上批評,美方做法屬「典型的單邊主義與保護主義行為」,帶有明顯歧視性,嚴重破壞國際航運和造船市場的公平競爭環境。

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今年4月宣布對中國海事、物流與造船業啟動301調查最終措施,自10月14日起,對中國公司擁有或營運的船舶加收港口服務費。作為反制,大陸交通運輸部10月10日依《國際海運條例》發布公告,決定自14日起對涉美船舶徵收「特別港務費」,以維護中國海運企業的合法權益。

呂大良強調,中方反制屬「必要的被動防禦行為」,是保護中國產業正當權益的合理措施,也是在維護全球供應鏈穩定與多邊貿易秩序的必然之舉。他呼籲美方「正視自身錯誤」,停止對中國海運業的無理打壓,並回到「對話與協商的正確軌道」。

面對中美摩擦帶來的不確定性,部分商品如聖誕節相關產品已提前出口美國。呂大良指出,部分國家濫施關稅措施,擾亂全球貿易節奏,也衝擊企業生產和出口安排。他表示,中國將繼續支持多邊貿易體制,穩定全球供應鏈,為世界經濟注入「確定性與穩定性」。

延伸閱讀

熱門文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