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高鐵實施「寧靜車廂」服務以來,雖然獲得部分旅客支持,但同時也引發外界質疑是否對親子旅客不夠友善。對此,交通部主任秘書沈慧虹於昨(11日)在臉書發文分享她親自搭乘高鐵的體驗;她強調,寧靜車廂的用意絕非針對孩童,而是希望約束成年人自身可控制的行為。
沈慧虹明確指出,寧靜車廂的設立宗旨非常清楚,主要規範的是成年人可控制的行為,包括在車廂內大聲講電話、使用 3C 產品卻不戴耳機。
這些都是旅客個人能夠掌控並遵守的行為規範。對於外界認為寧靜車廂排斥親子旅客的批評,她則回應:「小孩子哭鬧並不是爸爸媽媽願意的,相信爸媽會盡力安撫。」她理解帶小朋友出門本來就很辛苦,並呼籲家長們「不要太有壓力」。
同時,她也提到,針對嬰幼兒或因疾病等因素導致影響自主能力的旅客,高鐵方面已承諾會提供必要協助,藉此消除家長對乘坐寧靜車廂的顧慮。
在描述個人乘車經驗時,沈慧虹分享,南下時車廂內雖有小朋友,但「稚嫩童聲並不吵鬧」。甚至有兩位乘客攜帶寵物推車上車,偶爾傳出狗狗的聲音,整體仍維持良好秩序。
她補充說,北上途中,自己的後方是一位外籍旅客,講電話的聲音清晰可聞直到下車;反而車內其他孩童只是「和媽媽小小聲的童言童語」。
沈慧虹藉此強調,真正的噪音源頭往往來自成年人可控制的行為。寧靜車廂的關鍵精神在於「互相尊重」,呼籲民眾不要誤解這項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