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前總理:台灣要能72小時內重創敵軍 並重啟核電強化能源韌性

澳洲前總理莫里森在2025年「台北安全對話」(TSD)中指出,台灣必須能在72小時內重創共軍。圖/取自Scott Morrison YT頻道
澳洲前總理莫里森在2025年「台北安全對話」(TSD)中指出,台灣必須能在72小時內重創共軍。圖/取自Scott Morrison YT頻道

2025年「台北安全對話」(TSD)今(8日)在南港盛大開幕,多位重量級國際人士與會。應邀發表專題演講的澳洲前總理莫里森(Scott Morrison),以過來人的身份建議台灣,除了必須強化非對稱防衛策略外,更要在能源與太空領域建立多元韌性,並具備在戰事初期72小時內重創敵軍的能力。同時,莫里森還建議應重啟核電廠。

莫里森表示,他此次發言並非基於學者或專家的身分,而是以一位曾親身面對中共威脅的政府首長角度來分享經驗,他在澳洲任內積極推動如「AUKUS」聯盟等新的安全合作夥伴關係,以強化對中共區域霸權野心的嚇阻力。

莫里森認為,台灣在自製飛彈、沿岸防禦、無人機系統等防衛上已取得進展,但仍需大幅提升自製能力與關鍵基礎設施的防護。在能源韌性方面,能源安全至關重要,應考慮核電重啟,並將液化天然氣(LNG)供應來源多元化。

此外,莫里森表示,台灣必須強化備援衛星系統、反干擾能力、地面站機動性與反衛星(ASAT)防護等。同時也需針對人工智慧相關的威脅提前布局;莫里森強調,台灣的國防策略應強化「非對稱防衛」,增強拒止力(通常是指近距的作戰、行動或能力,意在限制敵人在戰場的行動自由)、生存力與全民動員韌性,而非追求傳統的對等軍力,台灣必須具備在戰事初期72小時內重創敵軍的能力,不過這需要更高的國防投入、跨黨派的團結,以及與盟友更緊密的合作。莫里森補充,嚇阻是一個複合工程,不僅限於軍事準備,資訊與輿論戰的勝負也同樣關鍵。

莫里森以其經驗分析中國的戰略考量,指出中共目前對入侵或封鎖的戰略計算仍是不划算的。但情勢可能迅速改變;莫里森強調,一旦中共決定採取敵對行動,將無法「重置局勢」,其對經濟與社會的衝擊將比新冠疫情更為嚴峻。即使表面上取得勝利,中國與人民付出的代價也將極為沉重。因此,嚇阻策略的核心,就是要讓中共清楚理解任何侵略行動都將造成自我毀滅性的後果。

延伸閱讀

熱門文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