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頂尖科技投資人之一呼籲歐洲各國加速發展自主太空產業,以減少對億萬富翁馬斯克(Elon Musk)旗下太空探索公司SpaceX的依賴,在俄烏戰爭推動國防投資激增、太空成為軍事優勢新戰場之際,開拓國防新創產業蓬勃興起下的新領域。
英國《金融時報》報導,投資Revolut等成功歐洲科技企業的Balderton資本(Balderton Capital)管理合夥人里奧托(Bernard Liautaud)表示,「軍事優勢」的重要部分將逐漸延伸至太空領域。他指出,歐洲國家「過於依賴」美國,而SpaceX已在運載火箭與通訊衛星市場取得主導地位,這構成「巨大的風險」。里奧托說:「我們必須更加自給自足。」
歐洲今年對國防科技新創的投資激增,隨著北約(NATO)成員國在俄羅斯全面入侵烏克蘭後提高國防預算,促使歐洲出現數十家開發無人機、戰場軟體與其他軍事技術的新創企業。
然而,里奧托強調,歐洲仍需大幅強化衛星發射與太空防禦建設的能力,而在這一領域,馬斯克的SpaceX已成為「支配力量」。
Balderton於25年前自美國創投公司Benchmark分拆成立,2007年完全獨立。迄今投資超過250家新創,包括金融科技公司Revolut、自駕車AI新創Wayve以及手機遊戲開發商Dream Games。近年Balderton加大所謂「主權型」歐洲投資,涵蓋核融合新創Proxima Fusion及無人機製造商Quantum Systems。
去年,Balderton與創投公司Plural共同領投1.6億美元資金,注入法德合資的太空新創公司「探索公司」(The Exploration Company)。「探索公司」正研發太空運輸載具,包括運補國際太空站的太空艙、火箭及月球登陸器。
「探索公司」創辦人、前空中巴士(Airbus)高層胡比(Hélène Huby)於義大利科技周(Italian Tech Week)上表示,太空市場潛力龐大,涵蓋電信、地球觀測與國防等領域,但也警告:「歐洲目前在太空基礎設施方面相當薄弱。」
歐洲企業面臨艱困挑戰。SpaceX最近估值達4000億美元,其主要競爭者同樣來自美國且資金雄厚,如亞馬遜公司(Amazon)創辦人貝佐斯(Jeff Bezos)的藍源公司(Blue Origin)。
即使在創投領域中,多數科技新創注定失敗,投資國防及相關產業仍需採取與一般新創不同的風險評估態度。Balderton合夥人錢德拉蒂萊克(Suranga Chandratillake)指出,政府在國防採購計劃中日益積極納入新創企業,這正顯示歐洲科技生態系已大幅成熟。
他說:「25年前,當歐洲試圖解決這些問題時,最後一個會想到的做法就是求助新創公司。如今,新創已成為解決方案的關鍵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