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馬遜(Amazon)創辦人貝佐斯(Jeff Bezos)4日表示,未來10至20年內,人類將在太空建造「吉瓦級」資料中心,利用源源不絕的太陽能運作,其效能最終將超越地球上的設施。他認為,儘管仍面臨火箭發射等挑戰,這是繼通訊衛星之後的自然演進。貝佐斯並指出,人工智慧(AI)雖處於「產業泡沫」階段,但其影響將「深遠且持久」,勢必徹底改變全球各行各業。
綜合路透、法新社報導,貝佐斯在義大利杜林舉行的「義大利科技周」(Italian Tech Week)上表示,AI的大爆發與2000年代初的網際網路熱潮相似,儘管存在投機性泡沫風險,但仍應保持樂觀。
隨著地球上資料中心對電力與冷卻用水需求劇增,「軌道資料中心」(orbital data centres)的概念正受到科技巨頭關注。
貝佐斯說:「這些巨大的AI訓練叢集若建於太空會更理想,因為那裡能24小時取得太陽能,不受雲雨與天候影響。」他與法拉利(Ferrari)及汽車集團Stellantis董事長艾康(John Elkann)對談時表示:「在未來幾十年內,我們將能在太空降低資料中心的成本,甚至勝過地球上任何設施。」
貝佐斯指出,把基礎設施移往太空,是人類運用太空資源改善地球生活更廣泛的趨勢之一。「這在氣象與通訊衛星上已經實現,下一步就是資料中心,之後還會擴展到其他製造領域。」
不過,太空資料中心也有自身挑戰,包括維護與升級困難、火箭發射成本高昂,以及發射失敗的風險。
貝佐斯表示,AI確實處於一場「產業泡沫」(industrial bubble)中,但對社會的益處將是「無比巨大」。他說:「投資人通常不會給六個人幾十億美元讓他們在沒有產品的情況下創業……但這種事如今正在發生。」貝佐斯指出,這是一種類似工業革命的泡沫,而非像2008年金融危機那樣的銀行泡沫。
他指出:「那些金融泡沫是社會應該避免的,但產業泡沫並沒有那麼糟,甚至可能是好事。當塵埃落定、勝出者浮現,社會將從這些創新中受益……這次也是如此。」這位亞馬遜執行董事長表示,AI浪潮與「網路泡沫」時期相似,當年巨大的炒作最終引發市場崩盤。「我們應該非常樂觀,AI的社會與經濟效益如同25年前的網際網路,影響將深遠且持久。」他補充:「重要的是要將可能出現的泡沫及其後果,與實際的發展現實區分開來。」貝佐斯表示,AI的好處預期「將廣泛擴散,遍及各個領域」。
貝佐斯還說,當前多項科技正處於「黃金時代」,並呼應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使用過的說法:「從未有比現在更值得對未來感到興奮的時刻。」他說:「AI是真實存在的,它將改變每一個產業……影響全世界的每一家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