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朝平/資深媒體人
要求縣市長在家是情緒勒索?還是找替罪羔羊? 花蓮光復鄉馬太鞍溪堰塞湖潰堤洪災,已知18人罹難。縣府昨在瑞穗生命紀念園區辦頭七法會,有罹難家屬因未接到通知,不滿大罵,也有家屬對著縣長徐榛蔚哭罵「不要補助,把媽媽還給我」。
這不是徐榛蔚最近第一次挨罵了!早這之前,民進黨和綠媒便曾紛紛指責,堰塞湖溢流、中央下達撤離通知時,徐榛蔚人在南韓訪問,根本「不在家」。
徐榛蔚出訪南韓時,樺加沙只是一熱帶風暴,根據中央氣象局的觀測和預報,從熱帶風暴到強烈颱風,樺加沙的行經路徑始終都沒有直撲台灣本島。那麼,徐榛蔚在不在家,又有甚麼關係呢?
話說回來。縣市長非神仙,無法預測地震、颱風、旱澇、野火等天然災害何時降臨,也無法預測境內何時會爆發重大交通事故與其他意外事件。縣市長出國考察休假,自有代理人代行視事,何須將責任無限上綱?為什麼天然災害發生,輿論和民眾獨獨責備縣市長不在家呢?
沒有天然災害的日子裡,縣市長不在家,再怎麼重大的政務,不都有副手可以代行代決嗎?為什麼天然災害爆發,縣市長必須匆忙束裝回國?是質疑副手能力不足以擔當大任?是選民情緒綁架縣市長?中央和地方官員藉此互相推卸責任?還是輿論幫著找替罪羔羊? 以光復鄉此次洪災慘劇為例。馬太鞍溪的主管單位是經濟部水利署第九河川分署,樺加沙颱風外圍環流影響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潰堤時,第九河川分署主管和水利署長,甚至是經濟部長是不是都該坐鎮現場?內政部既然下達撤離通知,內政部長不也應該親赴現場,督導協調撤退所需人力機具和車輛嗎?為何獨獨惡意單挑縣長在不在家?
何況,無線互聯網時代,全球網路,24小時無遠弗屆,有甚麼事情不能透過網路,視頻溝通協調?如果,天然災害發生時,縣市長必須親臨現場,那麼,為什麼中央災害應變中心的高級長官們無須親臨現場?
災難發生,各級首長人現場,或許可以產生休戚與共的患難情懷,但是,縣市長和各級長官親臨災變現場,颱風會轉向?洪峰會消失?地震會停歇?民粹邏輯若此,總統、各部會首長、縣市長豈不應該天天宅在台灣?駐守在職位上?時時睡在可能的災變現場嗎?
事實上,根據文獻資料和親身經歷,很多時候,那些自以為是的中央和縣市首長不在現場,救災救難,其實更有效呢!長官不是無所不知、無所不能的超人,很多時候,長官在現場的胡亂指揮、無厘頭的揮手問候與笑容,往往更讓人心寒呢!
如今的光復鄉,只見志工埋頭苦幹,一群無知無能的官員相互指責,外加一群無所事事的青鳥蟾蜍,吵吵鬧鬧,台灣,怎一個亂字了得?下一個堰塞湖溢流潰堤,這樣的悲劇、鬧劇還要再演一回?
※以上言論不代表梅花媒體集團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