殲-6無人機首亮相航展  「自殺式蜂群」將減少攻台成本

共軍70年代戰機殲-6已被改裝為無人機,並在2025長春航展公開亮相。圖/取自央視
共軍70年代戰機殲-6已被改裝為無人機,並在2025長春航展公開亮相。圖/取自央視

兩岸軍武界曾流傳20餘年,七零年代傳奇戰機殲-6已被共軍改裝為無人機,如今消息得到證實。2025長春航展今天(19日)開幕,殲-6首次以「無人機」型態公開亮相,未來將用於靶機或攻擊機使用。此前,國防安全研究院(國防部智庫)曾分析,共軍若將殲-6戰機改裝為無人機,未來新機可裝載1500公斤的各式彈藥採用「自殺飛機」的方式投入台海衝突。

國防安全研究院曾分析,殲-6改裝成無人機後,每架戰機至少可以裝載1500公斤各式彈藥,若在台海衝突中將其作為「自殺飛機」使用,將迅速消耗台灣大量高價值的防空飛彈及其庫存;對於大陸來說,這種作戰方式不僅損失小而且效率高,而共軍至少還有近千架退役戰機,若改良成無人機,每一架戰機均有1700公里以上航程,「用於對台作戰是相當合理的作戰方式」。

綜合陸媒報導,殲-6無人機的機頭僅配備基本雷達測距器,原本的彈射座椅,座艙儀表板,射瞄7型陀螺儀光學瞄準鏡皆被拆除,不過系統方面加裝自動飛行控制系統、自動駕駛儀及地形匹配導航系統,從前的不老傳奇如今可自主飛行,且保留殲6原先的超音速能力,航程超過1600公里。

根據大陸軍武圈推測,殲6無人機具備多項用途,不僅可作為搭載輕武器的消耗性打擊平台或吸引敵軍火力的誘餌,亦可執行高風險偵察任務,即使在精密度上難以與共軍最先進的隱形無人機相提並論,但在數量與成本上極具優勢,可在特定用途上發揮戰術效益。

目前共軍未闡明殲6無人機是否已投入作戰用途,不過,外媒此前根據衛星影像指出,福建、廣東等地機場皆部署大量殲6,或已全面升級成無人機,直面台海。

殲20戰機此次在航展上也首度開放靜態展示,讓民眾近距離欣賞隱身塗層、DSI進氣道、複合材料機身等技術。不少大陸網友則戲稱「因為過於落後,可以展示」,雖然這是軍事迷調侃軍武快速更迭的玩笑,不過實際從空軍的安排來看,靜態展示殲20正是這款裝備「完全暴露公眾視野」的階段。

大陸軍事專家宋忠平稱,從九三閱兵空中梯隊可看出,殲20戰機已實現「家族化、系列化」發展。他指,九三閱兵時,包含殲20S、殲20A和基礎型的殲20同時亮相。

北京青年報旗下的公眾號「政知道」指出,殲20S是世界首款雙座隱身戰機;至於殲20A作為側重制空任務的戰機,仍沿用單座設計,但在機體外形和動力系統方面進行了升級,與基礎型的殲20相比,其他戰機具備更為優異的超音速作戰功能。

延伸閱讀

熱門文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