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朝平/資深媒體人
聆聽郭岱君「 誰的勝利? 誰在書寫歷史?」演講,再到九三大閱兵!
辯證「抗戰」與「終戰」,辯證國共兩黨誰掌抗戰話語權,孰輕孰重?
賴清德祭祀八田與一,九三軍人節主持秋祭國殤,絕口不提「抗戰」,反倒遵從日本天皇「終戰」說,是站在日本殖民者的立場,意圖切割台灣和中國、和中華民國的臍帶,目的在毀滅中華民族的歷史,孰忍?孰不可忍?
和中共爭奪抗戰話語權,涉及兩黨黨爭,涉及兩黨對日本侵華史觀點歧異,也涉及兩黨在抗戰期間資源分配、抗敵方式與貢獻多寡與比例。透徹地說,國共糾結於抗戰話語權,仍不脫「歷史是執政者功績的記憶」的鐵律;兩黨多少都忽略了抗戰歷史長河中,廣大無話語權的百姓的付出與犧牲!
不褻瀆中華民族抵禦強權的民族精神,不抹煞中國人民反抗殖民帝國主義、光復台灣的犧牲奉獻,80年後的今天,重探抗戰史,更應聚焦那些幾乎被人遺忘的人和事。
退輔會主委嚴德發說:「抗戰是中華民國和國軍主導的」。這話,坦白說,是廢話!當時的中央政府是國民黨主導的中華民國政府,中華民國政府不主導抗戰,不積極對抗侵略國土的日軍,豈不是無能失職嗎?中華民國政府不主導抗戰,難道還有第二個、第三個政治勢力或政權主導抗戰嗎?
主導抗戰是當時中華民國政府無可逃避的責任和義務!
不僅如此,當時的共產黨不也服膺蔣介石的領導,團結在中華民國的旗幟下嗎?共黨指揮的八路軍、新四軍不也編入了國民革命軍(國軍)的隊伍裡了嗎?
要問的是,當時,國民黨掌控的中央政府,對八路軍和新四軍的裝備補給和後勤訓練,可與「中央軍」一視同仁?包括東三省、洛陽、襄陽、衡陽、三陽一線以東廣大淪陷區裡,共黨部隊發動游擊戰爭,迫使日軍動輒清鄉,疲於奔命,不也是抗日戰爭的一部分嗎?為什麼共黨就不應有抗戰的話語權?
作為一個主權國家,中華民國並不單指政府組織和軍隊,4億人民也是中華民國的一分子。無論抗戰是14年還是8年,4億中國人的流離顛沛、死傷累累、忍辱負重,不應該被遺忘!他們,也應該有抗戰話語權!
執政者的視角和權力,讓抗戰史墮入了一家、一姓、一黨、一軍、狹隘且蒼白的抗戰史觀裡,不可自拔!
抗戰勝利,來自於中華民族的集體犧牲奉獻,是中華民族共同的歷史記憶和勝利,非一人一族一黨一軍所能獨攬。
譬如,我們所孰悉的滇緬公路,不就出於原籍彝族的前雲南軍閥、省主席龍雲提議、規劃、日以繼夜督辦各個少數民族,構築而成的嗎?
滇緬公路的奇蹟,讓遷都重慶、困在西南一隅的中華民國政府有了出海口,相當程度地活絡了軍需和民生物資的流通,如是貢獻,不該在史書上大大地記上一筆嗎?龍雲和許多墓木已拱的雲南少數民族同胞們,不該享有抗戰勝利的話語權嗎?
譬如,國民政府遷都重慶時,創辦民生輪船公司的盧作孚,指揮員工,40天內將大批軍民、物資經長江水運運往重慶,這樣的「功績」,決不下於一場大會戰的勝利,盧作孚和民生輪船公司完全值得在抗戰史話裡,佔有一席之地。
譬如,張自忠和許許多多原屬西北軍、川軍、湘軍、滇軍、桂軍的將領,他們的犧牲奉獻,可以全應歸功於國軍嗎?響應「十萬青年十萬軍」、埋骨異域的青年子弟,他們的抗戰話語權,誰來發聲呢?
武漢會戰後,中國大陸的精華區域,悉數淪陷為日軍占領區。那些歲月裡,淪陷區數億黎民百姓的民生經濟如何維繫?他們如何與佔領當地的日本軍隊周旋?這些事蹟不也是抗戰記憶的一部分嗎?
在日本鐵蹄槍尖下,許多淪陷區的鄉紳被迫出面組織地方的自治會,維持地方農林漁牧的生產和社會秩序,他們是漢奸?還是在艱困時期搶救無辜性命的英雄?他們有多少人在抗戰勝利後,糊里糊塗地被清算、被鬥爭?
中央政府和國軍照顧不到的淪陷區裡的百姓,他們是太陽旗下的順民?還是敵後游擊隊的儲備部隊?他們視角裡的對日抗戰,又是怎樣的故事?他們的後代,真能忘記並原諒日軍侵華的野蠻殘忍嗎?
無論是從盧溝橋事件起算的抗戰8年,還是從918事變起算的抗戰14年,有人認真研究過抗戰期間淪陷區的政治、經濟、社會和大小戰事嗎?
日本投降後,廣大戰區和淪陷區的受降典禮在哪舉行?當地日軍向誰遞交降書?為什麼日軍發動「一號作戰」(豫湘桂會戰)後,共黨可以在短期內號召農民加入共軍,席捲淪陷區?
也別忘了,武漢會戰後,日本羽翼汪精衛主導的南京政府,打的旗號,也是中華民國,國歌、國旗,都與陪都重慶的中華民國政府,一模一樣。彼時,分據長江上下游的兩個中華民國政府,戰和兩端,私相聯繫,相互傾壓,爾虞我詐,其中,還夾雜著國、共、汪政權的情報鬥爭。時隔八十餘年,這段歷史,也該有了深入的研究考據和公平的評價了!哪裡是一句漢奸或偽政權可以輕鬆帶過的呢?
蔣公日記,誠然是對日抗戰的第一手資料,但是,抗戰期間,蔣介石的所見所聞所記,終究不能涵括其他地區和人士的角度。可有學者研究當時日軍的軍報資料?可有人研究淪陷區的文獻與經濟數據?檢視各省個宗族的族譜?蒐集耆老的回憶?
回到眼前的現實,回到北京九三大閱兵的爭議。
當執政的民進黨不承認「兩岸同屬一中」,甚至連國民黨本土派也支支吾吾、不願大聲承認一中原則時;
當蔡英文在國慶文告裡,將在中華民國(台灣)的臍帶徹底剪斷,並將在台灣的中華民國生辰,釘死在1949年時;
當賴清德端出賴17條,將對岸列為境外敵對勢力時;
當賴清德背靠日本殖民帝國主義,祭祀八田與一,敬拜二戰時期的法西斯政權,絕口不提抗戰勝利和台灣光復時;
當賴清德主持秋祭國殤,心心念念日本天皇的終戰說,絲毫不提九三軍人節與抗戰勝利的連結時;
在台灣這個虛無的中華民國,已經自我放棄了對中國歷史、文化、政治經濟和社會的一切主張、話語權和所有權!
這樣的台灣,與1949年以前發生在中國大陸的對日抗戰與勝利,究竟有何關係?誰主導抗日戰爭?誰享有抗戰的話語權?誰是抗戰的中流砥柱?誰同意或不同意中共的抗戰史觀?誰受邀參加北京的九三大閱兵?這些問題,干台灣屁事?干民進黨屁事?
對於應邀出席大閱兵的洪秀柱與其他十餘位人士,民進黨政府的民代和官員,有甚麼立場發言批評?憑甚麼調查他們、檢肅他們?
民進黨政府可以假藉威權、暴力禁錮人們的身體和行動,但是,民進黨永遠不能抹煞人們心靈和腦海裡的歷史記憶!
世界,從來不是對稱的!國與國之間,兩岸之間的實力,也不是對稱的!
台灣,可以自我放棄了對中國大陸歷史文化、政治經濟和社會的一切主張、話語權和所有權,但是,中國並未放棄對台灣歷史文化、政治經濟和社會的主張、話語權和所有權!
對岸紀念抗戰勝利,廣邀各國領袖參與九三大閱兵後,該反思的是:我們要讓歷史的悲劇重演?還是要堅持走和平發展的道路?不能戰,就要和。或許,藉著重探抗戰史話,深入挖掘各黨各家各民族的歷史記憶和話語權,才能邁出兩岸和平發展的步伐!
※以上言論不代表梅花媒體集團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