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競專欄】解讀H20晶片資安風險爭議

張競/中華戰略學會資深研究員

今年7月31日中國大陸國務院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國家網信辦/網信辦)以「維護用戶網路安全、數據安全」為理由,約談晶片產業大廠輝達(Nvidia)駐中國大陸代表,請其就預備對中國大陸出口銷售 H20算力晶片,可能存在後門安全風險漏洞問題進行說明,並且要求提交相關證明文件。

吾人必須理解,國務院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與中國共產黨所轄中央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委員會辦公室(中央網信辦),其實是中國大陸黨政體制下「一個機構兩塊牌子」特殊架構。中央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委員會辦公室具有中共中央辦事機構以及中央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委員會所轄辦事機構之組織定位,同時在政務體系內被定位成國務院辦事機構。
 
不過中央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委員會辦公室(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編制係劃歸中共中央直屬機構序列,同時亦不被計入國務院機構總數。由此可以看出,其機構屬性係直屬中共中央,業務性質姓黨則是遠高於國務院其他辦事機構;因此其所主導業務與政策毋庸置疑具備高度政治性與政策代表性。

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係依據美國國會議員要求美國出口先進晶片,必須具備「追蹤定位」功能,以便確認出口離境後,不會流入當初申報出口許可時,所聲稱最終使用客戶(EUU:End Used Undertaking)以外之遭致出口管制國家、不法組織與特定企業。同時亦同時參考美國人工智慧技術專家聲稱,輝達算力晶片在「追蹤定位」與「遠程關閉」兩方面都已經建立成熟技術能量;因此才對輝達公司駐中國大陸代表提出前述要求。

儘管輝達公司極度重視中國大陸政府部門所提要求,並在當時就公開聲稱該公司產品並無遠端存取或是控制之預設後門;迄至目前為止,中國大陸主管機關並未針對H20算力晶片安全性提出任何最後評估結論,顯然輝達並未完全消除中國大陸主管機構對H20算力晶片所持疑慮。

8月10日中國大陸中央電視臺所轄網路媒體帳戶「玉淵譚天」繼續跟進,以「起底H20晶片可能存在的後門」為題,列舉多項因素並聲稱H20算力晶片很可能存在許可鎖定、追蹤定位、使用監測以及其他限制後門,同時就環保、先進與安全多項因素考量,給予其相當嚴重負面評價。

為何中國大陸政府主管部門與媒體對於H20算力晶片存在強烈疑慮,真正起因是源於H20算力晶片係因應2023年底美國對先進人工智慧演算晶片實施出口管制後,輝達公司特別依據美國政府要求,降低人工智慧晶片演算能量,專門為中國大陸市場所研發產品。

儘管H20技術規範已經符合美國政府所提要求,但是由於仍有國會議員繼續施壓,呼籲完全封殺對中國大陸出口所有該類型科技產品,川普政府原先在4月份還是對該型晶片銷往中國大陸維持禁令,但顯然是經過北京與華盛頓雙方協商,川普政府又在7月份撤回禁令。

當然川普政府調整出口限制禁令過程中,輝達公司執行長黃仁勳積極遊說川普總統與商務部官員確實是重要因素,但是黃仁勳後來前往中國大陸積極行銷,高調表態卻也同樣讓人為之側目。而美國能夠如此順利取消出口管制,到底葫蘆中會賣什麼膏藥?其中是否另有文章?晶片是否會如傳聞般設置後門?確實是會讓中國大陸國家安全主管高層難以放心,卻也是不爭事實!

8月8日《金融時報》曾經引述美國匿名官員說法刊登報導,指稱美國商務部工業暨安全局(BIS:Bureau of Industry and Security)已經發出H20晶片輸出許可證;假若此項訊息屬實,證實必然是有中國大陸客戶已經下單訂購,並且循序申辦輸出許可。當然該客戶亦會同時向中國大陸海關申辦進口許可與隨後辦理報關程序,因此北京方面亦能順利掌握H20算力晶片流向,並就其最終端產品是否將會影響國家安全進行評估與管理。

國家安全圈內專家咸信,假若H20算力晶片使用客戶僅限於中國大陸,其實就有可能讓美國藉此建立精準打擊與避免誤傷,嚴格管制資訊系統摧毀範圍之作業能量。不過此種觀點必須建構在下列兩種前提條件:裝設H20算力晶片之最終資訊產品或系統,不會再出口轉賣至其他國家;其次就是前述最終資訊產品與系統,其所影響地理範圍僅限於中國大陸。

就目前吾人所身處之網路世界來說,不論資料存取或是管制信號傳輸,其實早就跨越國境邊界之地理限制。在網際空間進行破壞打擊,原本就算能夠精準控制最初資訊攻擊目標,但由該資訊系統所繼續向外延伸之後續效應,確實是很可能完全失控,甚至最後反噬資訊攻擊者本身。因此資訊攻擊失控風險,確實不會因為特定客戶打造設置後門晶片而降低。

若是有其他國家亦願意購買H20算力晶片,或是申辦裝設H20算力晶片資訊產品或系統,再出口轉賣至其他國家,其實就可順勢從美國政府是亦會否加以管制,檢驗出華盛頓是否刻意要將H20算力晶片運用範圍限制在中國大陸境內。假若華盛頓真有如此政策與處置方案,將會更加證實北京對H20算力晶片有所疑慮,絕非空穴來風無的放矢。

※以上言論不代表梅花媒體集團立場※

延伸閱讀

熱門文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