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專論】愚弄選民:反惡霸等於賣國?

立法院長韓國瑜(中)、國民黨主席朱立倫(右2)、立委許宇甄(右1)與台中市長盧秀燕(左1)13日上午到北市出席立委李彥秀(左2)反惡罷港湖團結誓師大會。圖/中央社
立法院長韓國瑜(中)、國民黨主席朱立倫(右2)、立委許宇甄(右1)與台中市長盧秀燕(左1)13日上午到北市出席立委李彥秀(左2)反惡罷港湖團結誓師大會。圖/中央社

曲兆祥/中國文化大學國際事務與中國大陸研究所兼任教授
 
暑日熱氣蒸騰,本該是安生避暑的時光,讓人意外的是,今夏的政治環境卻是如此的紛擾不堪。

7月26日是所謂「大罷免」的投票日,全國有24個選區,要展開對現任立委的罷免投票,另外還連帶要罷免新竹市長和幾位議員。此外,這幾天美國川普政府的對等關稅,對台灣的部分也即將公布最後稅率。這兩起一內一外的政治經濟大事,造成我國政治環境如同被放在壓力鍋裡加熱一般,其危急驚險的程度可說是近年之最,這就是本文開頭就點明目前台灣政治環境紛擾難安的原因。而這兩起大事確實事關國家前途發展,不能小覷其影響力。可是國人,不論是政府還是民間社會,似乎對此都想輕輕帶過,尤其是面對川普政府的無理蠻橫施壓,執政當局似乎只想唬弄過關,輕描淡寫,好似這些關稅是在徵收與我國無關的國家;殊不知,當佔我國出口最大比例的美國每增加關稅1個百分點,民間損失會有多大。更何況與此同時,台幣已然升值12%,這導致以出口導向為主的我國經濟受到極大衝擊;再加上所謂護國的ICT產業被迫對美大幅增加投資和移轉,這已經使台灣經濟面臨刨根式打擊。然而,截至目前為止卻未見政府財經部門拿出明確政策,只能被美方壓著接招,絲毫沒有對策。
 
執政當局對大罷免很積極,卻消極被動應對美國關稅
 
可反觀對國內的大罷免行動,當局卻是很起勁;賴清德總統不但表示7月25日,也就是所謂「選前之夜」要親自出面拉抬大罷免的氣勢,他還在七月初就展開「團結十講」行動,意圖透過這些舉動來強化民間對大罷免的支持。結果「十講」的效果不佳,迫使「十講」只講了一半就嘎然而止。不過估計這也只是行動暫緩,目的是調整步伐,待投票前幾天再重新上馬衝刺。總之,賴總統雖對外宣稱大罷免是民間公民團體自發性舉動,但從他最近的舉動看來,他已不避諱地衝向第一線;不但把自己綁上這輛戰車,甚至還綁上國家安全,因為這幾天我們已經可以在一些宣傳管道看見這樣的論述:「如果大罷免失敗,中國就會入侵台灣」、「原來賣國還要給你四年賣」、「如果xxx沒被罷免掉,阿共就會來了」,這些支持罷免的神邏輯,還真是讓人哭笑不得。 
 
罷免權是消極權利 濫用會破壞民主
 
從政治學的學理來說,罷免權是人民政治權利的一種形式,這一點是沒有問題的,所以我國在立憲時就採取了在當時算是十分先進的觀念,將罷免權與選舉、創制、複決權都列入憲法,成為人民的基本權利。然而「有權利並不表示要經常性行使」,這個基本法權觀,其實在法理學裡是很簡單易懂的,原因是有些權利性質是消極的,法律之所以設置一些消極權利是防止傷害的發生,而不是要積極去行使。例如民法上父母親權裡的懲罰權,其目的是教育孩子,不是讓你積極打孩子。同理,教師的教育權裡附帶的懲罰權性質上也一樣,不能因為教師有懲罰權就拼命地給學生記過。罷免權顯然就是這種消極權利,所以全世界大多數民主國家,至今都沒在憲法裡設置直接罷免權,我國是極少數設置這種權利的民主國家,但若濫用它,反而會破壞民主。 

另外,前述那種反罷免就是賣國、罷免失敗就會導致中共犯台這類奇談怪論,關鍵在於運用了「偷換概念」的手法,把反罷免和賣台、賣國,中共侵台等概念完全混同,攪亂選民的認知,這是世界各國政客們操弄民粹的慣用手法,只不過它真的是很好用,所以才會被一再的使用。
面對這種宣傳手法,只有一個對策,那就是對付詐騙集團的做法,一定要保持理性,千萬別慌亂,失去方寸間的理性,就是會吃虧上當。
※以上言論不代表梅花媒體集團立場※

延伸閱讀

熱門文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