壯闊台灣聯盟理事長吳怡農日前因提及「操盤者」未預料到大罷免結果,引發綠營內部的反彈和側翼攻擊;對此,吳怡農昨(27日)公開表示,他「不怕攻擊,只要我們還有保持不同意見的空間」,像是民進黨在 2006、2007年發生「十三寇」事件,當時提倡改革的黨內人物,被保守派透過民嘴、媒體放話追殺,試圖封鎖不同的聲音,連副總統蕭美琴副總統也被污衊為「中國琴」。
吳怡農指出,他所遭受的攻擊,讓支持者與朋友感到難過,但哲學家桑塔亞納的名言是「不記得歷史的人,注定要重蹈覆轍」。他提醒,民進黨過去的「十三寇」事件,當時提倡改革的黨內人士被保守派透過媒體追殺,甚至連蕭美琴都被污衊為「中國琴」,這段歷史值得警惕。
吳怡農重申,從政初衷是希望帶來改變,對於錯誤不會保持沈默,公共利益絕對大於黨派或個人利益。因此,現在的重點不應該只放在「誰適合」參選,而是民進黨想為台北市「做什麼」。
對於黨內點名童子賢董事長參選,吳怡農透過媒體群組回應,他認為不應將重點只放在「要推誰」,而是要提出市政願景,目前弔詭的狀況是因無人表態,導致民進黨無法交換意見,讓市民感受不到黨對台北市的積極,這樣無法爭取到社會支持。
解讀吳怡農民調 黃暐瀚:藉「王世堅最強」將球踢回選對會
針對吳怡農近日引發的關注,資深媒體人黃暐瀚在政論節目上指出,吳怡農公布的民調顯示,在「非藍白支持者」中,王世堅支持度(24.2%)雖然領先吳怡農(15.3%)近10個百分點,但吳怡農的第二支持度卻最高(12.8%)。
黃暐瀚分析,這份「貌似笑話」但非亂做的民調,其實是吳怡農的「退後原來是向前」策略,他認為吳怡農深知王世堅最強但不會參選,因此自己就是黨內第二強。吳怡農此舉是想把球踢回選對會,告訴黨中央「王世堅最強但不選」以及「自己雖然飽受批評,但他是最沒有仇恨值得選項,能努力開拓中間選票」。
黃暐瀚表示,吳怡農批評大罷免操盤手,是因他認為台北市的選民結構與傳統綠營票倉不同。若選對會最終提名吳怡農,代表黨希望透過他來擴大整個台北市的選舉基本盤,開出以往開不出的選票。
然而,黃暐瀚同時警示,吳怡農要面對的問題不僅是選對會,還有綠營內部的強勁阻力。他指出,吳怡農面臨兩項不利條件,分別是「綠營自家人批評」以及「議員支持度低」等。
黃暐瀚指出,吳怡農被親綠粉專批評參選兩次立委都未贏,且未在地方深耕,同時吳怡農要選市長必須得到民進黨北市議員的支持,但當他表態參選時,第一個質疑他的就是議員簡舒培,顯示綠營在地議員並不完全力挺。
黃暐瀚總結,吳怡農在走一條「險路」,他鎖定台北市的選民是不要藍綠仇恨值的中間選民。雖然目前被民進黨內人士罵慘,但他堅持走自己的路,最終的決定權將取決於選對會是否願意選擇這個「擴大基本盤」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