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仍在強勢推動他的移民政策,導致近20萬名逃離俄烏戰火的烏克蘭難民陷入法律困境。
路透周日(23日)獨家取得美國政府內部資料顯示,拜登(Joe Biden)政府於2022年4月推出的烏克蘭人道主義假釋計劃,原允許約26萬名烏克蘭人入境美國工作2年,但川普政府自今年(2025年)一月起以安全為由,暫停續簽處理,截至3月31日,已有近20萬人面臨合法身分失效風險,恐遭聯邦移民當局逮捕遣返。這是當局首度曝光受延宕影響人數,凸顯川普對烏政策轉向所引發的人道危機。
35歲的哥立芝娃(Kateryna Golizdra)自今年5月合法身分到期後,已在佛州瑪格特市度過6個月「法律真空」生活。她原本擔任麗池卡爾頓酒店經理,年薪逾5萬美元(約台幣150萬元),卻因工作許可失效被迫辭職,連帶喪失用於肝臟疾病檢查的醫療保險。更令她心痛的是,無法再寄錢給同樣因戰爭流離失所、在德國的母親,「這就像倉鼠在輪上奔跑,永無止境的壓力與焦慮。如果必須離開美國,我得從頭開始,一切歸零」。她估計還能撐半年,但對續簽前景渾身無力,擔心隨時可能被移民官逮捕。
路透訪談24名身分過期的烏克蘭人,包括科技從業人員、幼稚園教師、財務規劃師、室內設計師及大學生,他們多數已耗盡積蓄、求助社區援助或背負債務維生。部分受訪者表示,擔心外出遭移民當局突襲,已選擇宅在家裡;另有數人轉往加拿大、歐洲或南美洲避難,而返回烏克蘭絕非選項。哥立芝娃的家鄉布查(Bucha)位於基輔郊區,2022年3月遭俄軍焚毀,烏軍收復後發現數百具平民屍體,多為法外處決受害者。
拜登的人道計劃僅佔全球590萬烏克蘭難民的冰山一角,聯合國數據顯示,其中530萬人集中在歐洲。 川普政府一月暫停申請與續簽審核,三月在與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yy)在白宮不歡而散後,川普一度考慮全面廢止該計劃,引發國際譁然。
雖然五月聯邦法官下令恢復續簽,但美國移民官員僅處理1900件申請,佔到期人數一小部分。七月川普簽署支出法案,更對此類申請加徵1000美元(約台幣3萬元)費用,加上每人1325美元(約台幣39750元)基本費,進一步加重負擔。白宮將路透的詢問轉交國土安全部,但該部未回應置評。
伊利諾州民主黨眾議員奎格利(Mike Quigley)表示,其辦公室已接獲逾200名烏克蘭人求援,「他們恐懼若申請未完成,就可能被遣返」。烏克蘭移民工作小組執行長史密斯(Anne Smith)透露,其律師網路每週接獲多起求助,稱家人遭移民當局拘捕,包括在建築工地、食物外送、Uber司機或卡車駕駛時被抓,以及芝加哥與克里夫蘭大規模掃蕩。
北卡羅來納州羅利市產品行銷經理史奈德(Brian Snyder)已擔保3個烏克蘭家庭,他批評:「這些遵守規則的人卻遭不公對待」。一名烏克蘭婦女近日請他擔任緊急聯絡人,以防遭移民官攔截;他表示一戶認識的家庭中,青少年兒子續簽成功,父母與2幼子卻卡關,「這種混亂與不確定,正為這些家庭帶來巨大壓力」。
在24名受訪者中,6人選擇「自願遣返」以避開移民監獄或被送往拉美、非洲的風險。31歲軟體工程師帕達法(Yevhenii Padafa)於2023年9月移居布魯克林,今年三月申請續簽,卻於九月到期未決。他使用政府App《CBP One》嘗試「自願遣返」,川普政府五月承諾提供免費機票與1000美元(約台幣3萬元)「離境獎金」,但App僅允許飛回烏克蘭。
帕達法轉往生活成本較低的阿根廷,那裡有烏克蘭人道計劃,卻因App限制被迫自費抵達布宜諾斯艾利斯,僅帶一台筆電籌措首月房租,他苦笑說:「若回烏克蘭我就得直奔前線,我寧可流浪街頭也不想回去」。
烏克蘭移民專家警告,此延宕不僅摧毀個人生活,更反映川普對烏政策從拜登時代的強力支持轉為謹慎,恐影響全球難民援助格局。隨著續簽截止日逼近,這些烏克蘭人呼籲美國政府盡速處理,恢復他們短暫的「美國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