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競/中華戰略學會資深研究員
本月19日由國安會主導印製,並且開始向臺灣各個家戶普遍發放新版《臺灣全民安全指引》(小橘書);臺灣社會對於發放此種類型全民防衛手冊,本來就意見分歧,因此陸續受到許多負面評議,亦有專業人士指出其中內容存在爭議,當然也就引發政論界相互論戰。
其實援引瑞典民防手冊普遍發放全體民眾,早在五年前就引起過社會論戰;當時是由綠營所刻意培養之政壇新秀吳怡農,透過其主持之「壯闊臺灣」網站以及媒體投書,提到其曾經參考瑞典2017年所發布,以《如果發生危機或戰爭》(Om krisen eller kriget kommer )為題之民防手冊,並且主張仿照其中提到「所有停止抵抗的信息都是假的」、「令敵人戰到一兵一卒」等用辭用語,納入編製我國版本之民防手冊。
當時筆者就曾提醒該份民防手冊刊行後,在2018年就被瑞典國內新聞時事評論網站《The Conversation》就登出以「為何瑞典的準備戰爭手冊只是浪費紙張」(Why Sweden’s ‘prepare for war’ leaflet is a waste of paper)為題,細數其中問題評議稿件。
同時亦針對吳怡農所倡議觀點順勢提出解析, 2020年10月11日《中時電子報》以「吳怡農拿瑞典民防手冊談國防,張競批:手冊早被批評『浪費紙張』」為題加以報導。筆者所持觀點與分析內容,特別是針對武斷認定「所有停止抵抗的信息都是錯誤、都是假的」所提批評,亦陸續被其他媒體所轉述。因此本次媒體亦曾就《臺灣全民安全指引》來電訪問,筆者原則上都會指出此事已是冷飯重炒,並請媒體參考以往媒體報導內容。
假若國安會本次在印製並向臺灣鄉親普遍發放《臺灣全民安全指引》前,曾經過完備幕僚參謀作業,其實就應看過前述輿情報導內容。但從《臺灣全民安全指引》第19頁還是堅持印製“倘若臺灣遭受軍事侵略,任何有關國家戰敗或政府宣布投降的訊息,都是假訊息!顯然就是從前述瑞典民防手冊盲目拾人牙慧所編製而成,同時亦完全未曾理解此種武斷觀點,其實是充滿謬誤思維,甚至是存在被敵手誤導欺矇之風險。
首先必須指出,當初瑞典政府在其彙編民防手冊內,列出「所有停止抵抗的信息都是假的」、「令敵人戰到一兵一卒」等敘事辭語,其實並非基於實際戰爭歷史具體經驗,而是依據體民眾增加精神武裝需求以及抵抗意志等信念,提出大膽假設認為敵方可能藉此欺騙民眾,因此經過設計所撰擬論述。
其次是此種未經事實檢證所提出假設,究竟能否經得起實際戰爭衝突考驗,確實必須存疑。吾人必須理解到,針對較小範圍內負隅頑抗,並且與外界完全失去聯絡之敵手,或許可以利用瞞騙手法,聲稱其上級領導高層業已終止軍事敵對行動,以便瓦解其抗敵意志。但對於廣大社會群眾,此種手法是否能夠奏效?同時以此種假設性操作模式,誘騙並未具備正規軍事組織性戰力民眾放棄抵抗,到底有無必要?假若機率甚低,豈不是存心亂紮稻草人當假想敵,完全脫離現實嗎?
再者就是《臺灣全民安全指引》所列出假訊息驗證管道,其中包括臺灣事實查核中心以及行政院即時新聞澄清專區兩個單位之QR code;姑且不論戰時通信網路是否能暢通無阻,但是否亦應考慮當衝突發生後,這兩個管道亦有可能被敵手入侵,並且利用假訊息驗證管道來散佈發送虛假訊息呢?
假若對照臺灣面對外來入侵歷史,其中包括荷蘭殖民者、國姓爺收復臺灣、康熙帝統一臺灣以及日本殖民者在清廷割讓臺灣後武裝登陸;回顧臺灣戰爭衝突歷史案例,是否曾有入侵者對廣大範圍臺灣鄉親,藉由宣稱領導者已放棄抵抗,誘騙民眾停止抗爭呢?相信讀者朋友很快就會認識到,此種假設狀況根本就不符臺灣本土面對戰爭衝突之歷史前例。
更令這份《臺灣全民安全指引》難堪歷史事實,卻是當二次大戰日本戰敗,昭和天皇承認戰敗公開宣讀《終戰詔書》,接受《波茨坦宣言》並向同盟國投降,豈不證明有關國家戰敗或政府宣布投降的訊息,未見得是假訊息。當時在臺灣是由當時臺灣放送協會與日本同步轉播廣播內容,而國民政府主席蔣中正則是提前一小時,就已經透過中央廣播電臺,以《抗戰勝利告全國軍民及全世界人士》為題發表演說;歷史事實真是甩了《臺灣全民安全指引》一記又響又脆耳光。
最後更要呼籲,戰爭衝突期間各種欺敵謀略宣傳論述五花八門,絕對讓人眼花撩亂;舉例來說,宣稱敵對國領導者席捲國庫財物向境外出逃,或是聲稱原先所寄望獲得特定國家派兵援救,已經正式宣布將保持中立,不願涉入衝突;其實對於民心士氣打擊更是嚴重無比。但《臺灣全民安全指引》第19頁只會盲目拾人牙慧,抄襲瑞典民防手冊內容後稍微調整文字,根本就沒有認真思考所有預想狀況,就編纂品質與水準來說,草率敷衍程度實在讓人不敢恭維!
※以上言論不代表梅花媒體集團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