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中國在倫敦興建超大使館已獲批准 施凱爾預計一月訪北京

英國首相施凱爾(左)預計明年一月將訪北京。突為施凱爾去年與習近平會面/取自Basil the Great《推特》
英國首相施凱爾(左)預計明年一月將訪北京。突為施凱爾去年與習近平會面/取自Basil the Great《推特》

英國政府預計將批准中國在倫敦市中心興建一座巨型大使館的計畫,這項占地達2萬平方公尺的建築將成為歐洲最大的外交使館。儘管該計畫引發國家安全疑慮,但情報機構MI5與MI6已向內閣提供建議,為此爭議項目開闢綠燈通道。

《英國廣播公司》(BBC)報導,儘管最終決定尚未正式做出,但據《泰晤士報》(The Times)披露,住房大臣里德(Steve Reed)將以準司法程序拍板定二。此案因敏感性極高,已諮詢多方意見,包括MI5與MI6。政府上月將裁決期限延至12月10日,此前已多次延宕。

《BBC》實地走訪位於皇家鑄幣廠法院(Royal Mint Court)場址的預定地,鄰近倫敦金融城(City of London),地下纖維光纜攜帶大量敏感資料,引發間諜活動風險擔憂。

部分專家認為,集中於單一場址而非分散多處可能更容易管理;政府也意識到,駁回中國長期以來的新使館需求,可能損及外交關係。 然而,保守黨影子外交大臣帕特爾女爵(Dame Priti Patel)警告,批准該計畫將使英國暴露於風險之下,她指責首相施凱爾(Keir Starmer)「絕望且無原則」。帕特爾說:「施凱爾竟在北京之行前夕,讓涉嫌中國間諜的案件在他任內崩盤,這簡直令人難以置信」,並補充:「施凱爾如此軟弱,我們經濟又如此不穩,工黨竟不惜代價向中國屈膝」。

中國駐英國大使館先前表示,新綜合體將強化中英「互利合作」,官員強調對場址的反對「毫無根據」。 自去年大選勝出後,工黨政府積極緩和與北京關係。財政大臣里夫斯(Rachel Reeves)、商業大臣凱爾(Peter Kyle)及外交部最高級專員羅賓斯(Olly Robbins)均已訪華。施凱爾預計最早明年(2026年)年初親訪中國,這將是英國首相自2018年梅伊(Theresa May)訪華以來首次。

施凱爾在飛往南非約翰尼斯堡參加G20峰會途中接受記者訪問時表示,尚未確認訪華行程。他強調政府對華策略「一如既往」,即「可合作之處合作,須挑戰之處挑戰,特別在國家安全議題上」。 批評者認為,政府對北京威脅的態度不夠強硬,應更謹慎處理雙邊關係。

自由民主黨領袖戴維(Ed Davey)稱,批准使館為「錯誤決定」,並指出:「想想那些逃離中國壓迫而來英國的香港人,如今政府卻讓壓迫者進駐」。9月,一起涉及2名男子(包括一名前國會議員助理)的中國間諜案以爭議方式遭逮,2人均否認不當行為。檢察官表示,因無法取得政府將中國列為國家安全威脅的證據,而被迫撤銷起訴。 內閣成員雖表達沮喪,但歸咎前保守黨政府立場及過時的國家安全法規。

上周稍早,MI5向國會議員及上議院成員發出警報,警告中國國家安全部人員偽裝成LinkedIn獵頭,鎖定英國政界人士竊取內部情報。 中國駁斥間諜指控為「純屬捏造」。 儘管MI5總幹事麥卡勒姆(Ken McCallum)上月表示,可應對使館帶來的間諜風險,但反對者擔憂其將成中國「間諜巢穴」。 情報來源透露,MI5對此計畫「相當放心」,認為風險可透過監控管理。

此案凸顯中英關係的公眾爭議:一方面追求經濟合作,另一方面須警惕北京的全球影響力。專家預測,批准計畫恐加劇國內分歧,但也可能為施凱爾訪華鋪路,緩解貿易緊張。

延伸閱讀

熱門文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