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副首相雷納(Angela Rayner)因在房產印花稅上少繳約4萬英鎊(約新台幣164萬元)、違反部長守則(Ministerial Code)而辭職,迫使首相施凱爾(Keir Starmer)進行任內首次重大內閣改組,火速任命新副首相、外交大臣與內政大臣。這場原本意在重啟低迷政局的調整,最終卻成為因應雷納辭職的危機處置。
綜合路透、政治新聞網站Politico報導,獨立道德顧問馬格諾斯(Laurie Magnus)雖肯定雷納「展現誠信,並對公共服務投入專注與堅定的承諾」,但仍認定她在稅務問題上違反大臣守則。
雷納在辭職信中表示,她對於沒在今年購屋時,尋求更多專業稅務建議,深深後悔。她並指出,媒體壓力對家人造成「沉重負擔」,雖然自己出身史托克波特(Stockport)公屋區,青少年時期便成為單親母親,但能一路走到政府最高層,「是我此生的榮耀」。
施凱爾則在親筆回信中以「最誠摯祝福與深切遺憾」署名,強調雷納仍將「是黨內的重要人物」,並「繼續為你熱愛的事業奮戰」。
為了重掌政局並轉移外界注意,施凱爾把原本計劃在秋季進行的內閣改組提前,調動了十多名部長的職務,但實際上被撤換下台的只有兩人。
施凱爾將拉米(David Lammy)轉任副首相兼司法大臣,外交大臣一職由庫珀(Yvette Cooper)接替,而庫珀的內政部職務則交由馬哈茂德(Shabana Mahmood)。三人皆是施凱爾的核心親信。
首相幕僚長麥克斯威尼(Morgan McSweeney)在改組中展現影響力,工黨內部認為這象徵進一步右傾。隨著雷納出局,能源大臣米利班德(Ed Miliband)成為少數仍在位的溫和左翼代表。
然而雷納爭議帶來的後果,可能進一步重創工黨已受損的形象,尤其面臨改革黨(Reform UK)的挑戰,目前工黨的民調落後改革黨。而隨著雷納辭去副首相、工黨副黨魁與部長等重要職位,唐寧街已準備迎接黨內激烈角逐,挫折感強烈的議員或將藉機迫使施凱爾調整方向。
一名工黨議員表示:「雷納是重量級人物,難以取代。」不過也稱新任命「穩健」但談不上令人振奮。
雖然拉米獲任副首相,但他失去外交大臣要職。庫珀曾在前首相布朗(Gordon Brown)任內擔任要職,她的晉升被視為因應移民政策飽受批評後的政治調整。44歲的馬哈茂德則以作風強硬、敢於行動著稱,被視為工黨的「可靠之手」。
分析指出,施凱爾特別看重忠誠,而他在任初期因各種非改組因素引發的部長辭職人數,已是近50年來最高。民調機構Savanta研究總監霍普金斯(Chris Hopkins)直言,目前外界普遍感受到「這屆政府目前方向不明,既缺乏行動方針,也沒有清楚的立場。」現年45歲的雷納是施凱爾團隊第八位,也是辭職閣員中最資深的一位。
英國購屋須繳印花稅(Stamp Duty),稅率依是否為唯一住宅而有差別:若名下僅有一處房產,可適用較低稅率;若已有房產,新購則會被視為第二套住宅,需繳納更高稅額。
雷納在購買霍夫(Hove)公寓時,向稅務單位申報自己沒其他房產,因此僅繳納約3萬英鎊的低稅率,而非應繳的約7萬英鎊高稅率。換言之,她少繳了將近4萬英鎊。實際上,她大部分時間與子女居住在大曼徹斯特郡艾許頓(Ashton-under-Lyne)的家庭住宅,因而仍被認定違反大臣守則。
雷納聲稱在交易完成前曾取得書面稅務意見,認為自己有資格繳低稅,但律師4日表示,雷納並未提供任何此類證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