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選周年遇選舉挫敗 川普籲共和黨聚焦經濟成就「談事實就能贏」

勝選周年之際,川普赴《美國商業論壇》發表演講。圖/取自DWS News《YouTube》官方頻道
勝選周年之際,川普赴《美國商業論壇》發表演講。圖/取自DWS News《YouTube》官方頻道

周四(6日)是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大選獲勝一周年的日子,面對共和黨近日在2025年州級選舉慘敗的尷尬局面,川普發表談話,呼籲黨內成員多宣傳其執政經濟成就,強調「談論事實就能輕鬆贏得選舉」。

然而,川普演說中頻頻偏離經濟主題,轉而攻擊民主黨「共產主義」議程及紐約市長當選人曼達尼(Zohran Mamdani),凸顯其政治風格一貫的「轉移焦點」傾向。民主黨則視此役為對選民對川普政策的「明確反駁」,民調顯示對其經濟表現普遍不滿。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導,當地時間周三(5日),川普上午在白宮國宴廳與共和黨參議員早餐會上,直指黨內在長達36天的政府關門事件中輸掉「訊息戰」,並斷定「沒有我參選的選舉,共和黨都會掙扎」。

隨後飛抵邁阿密出席金融會議《美國商業論壇》(American Business Forum),發表被稱為「重大經濟演說」(major economic address)的談話,試圖重申其任內建廠及就業增長等政績。「我告訴共和黨人,想贏選舉就得多談這些事實,談事實很簡單,談事實就能贏」。他批評黨內對經濟成就「太安靜」,呼籲強化宣傳,以挽回選民支持。

然而,川普的談話很快偏離軌道,演說中提及跨性別舉重運動員、聯合國簡報機故障、將阿拉斯加最高峰改名、南非是否該續留G20(20國集團)、沙烏地阿拉伯大使的流動資產,甚至去年競選時在麥當勞當過「得來速」窗口的趣事,川普感嘆說:「麥當勞有種特別的魅力,對吧?」

相較之下,川普花更多時間回顧一年前2024年11月5日的大捷,「美國人民那天奪回政府、恢復主權」,僅輕描淡寫昨夜紐約挫敗:「我們昨晚在紐約丟了點主權,但別擔心,我們會處理」。

此番選舉被視為川普第二任期首個重大考驗,共和黨在紐約市長、維吉尼亞州長及紐澤西州長等關鍵戰場全線失利,民主黨候選人如曼達尼(Zohran Kwame Mamdani)、斯潘伯格(Abigail Spanberger)及謝瑞爾(Mikie Sherrill)大勝。

曼達尼以進步派經濟議程擊敗前紐約州長庫莫(Andrew Cuomo),成為該市首位穆斯林及南亞裔市長,年僅34歲,為逾百年來最年輕當選者。選戰中,民主黨猛打「可負擔性」牌,指責川普政策導致雜貨及電費上漲,儘管其承諾經濟翻轉。《CNN》民調顯示,72%選民認為經濟形勢惡化,61%歸咎川普政策;紐澤西55%、維吉尼亞56%、紐約69%選民不滿川普。

川普演說中提及「共產主義」或「共產」達14次,僅點名曼達尼一次,試圖將其勝利框為民主黨極端路線象徵:「我們面臨的選擇是共產主義或常識」。他暗示曼達尼當選將帶來「經濟惡夢」,對比共和黨的「經濟奇蹟」。川普幕僚長助理布萊爾(James Blair)接受《POLITICO》訪問時表示,總統深知經濟轉型需時,但基礎穩固,未來將聚焦物價及生活成本,以因應2026年期中選舉。

民主黨領袖如參院少數黨領袖舒默(Chuck Schumer)稱此為「對川普極端主義的非凡拒絕」,預期將助黨在期中選舉奪回國會控制權。共和黨內部則避談指責川普,下議院議長強生(Mike Johnson)強調「川普就是我們的選票」,透露總統已承諾積極參與集會及遠距市政廳活動,「他全力投入,理解危機」。

川普上任9個月來,經濟議題並非焦點,他花費大量時間於外交(如促成7至8項和平協議)及白宮翻修(如東翼拆除建9萬平方英尺舞廳、橢圓形辦公室鍍金裝潢)。面對生活成本持續高漲,他偶爾否認通膨存在,或聲稱雜貨價格下跌,儘管事實相反。此舉被民主黨視為政治弱點,尤其在政府關門導致數百萬人延遲領取糧食券(SNAP)及航空延誤之際。川普上任初期曾獨自困守白宮,這次則計畫移師海湖莊園(Mar-a-Lago)應對危機。

分析人士指出,川普此番談話反映歷任總統遇逆風時的慣性思維:「只要民眾知道我的作為,好運自然會來」。但其風格常自礙,如拜登(Joe Biden)曾哀嘆經濟議程未被理解、歐巴馬(Barack Obama)遺憾未能充分解釋《平價醫療法》。共和黨寄望川普政治直覺助黨避開期中慘敗,但能否調整經濟訊息,仍是未知數。

延伸閱讀

熱門文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