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肥董事長人事案塵埃落定,前董事長李孫榮突遭撤換、接任人選由張滄郎出線,結束外界盛傳的「吳音寧接掌」傳聞,但圍繞高薪爭議卻未隨之平息。退輔會前副主委李文忠今(5日)直言,這場風波突顯民進黨執政多年卻仍未擺脫「官股肥貓文化」問題,呼籲政府痛下決心進行制度改革。
吳音寧傳接台肥掀「肥貓」質疑
台肥董事會昨決議由張滄郎出任董事長,農業部推派的官股董事吳音寧未如傳言出線。國民黨立委李彥秀在立院質詢時痛批,若吳音寧出任董座,年薪恐達1500萬元,遠超過總統與行政院長,質疑「台灣是否還要有這麼多酬庸與肥貓存在?」行政院長卓榮泰則坦承「該檢討」,態度謹慎。

李彥秀說,根據現行制度,台肥董事長年薪約600萬元,若再加上800餘萬元的特支費,總額可達1500萬元,與總統、院長、部長相比顯然失衡。她要求行政院全面檢討官派董事及國營事業高層薪資結構,訂出合理範圍,兼顧攬才與公平。
李文忠:台肥不是四大公司 特支費「離譜」
針對藍營對高薪的質疑,李文忠指出,台肥早已不是過去的「四大公司」,現況不應再享有如此龐大特支費。「台肥家大業大、土地多、有錢沒地方使,國民黨執政期間幾乎全是政治酬庸,每任董座都自肥一下,才變成今天這樣。」
他直言,所謂的「特支費800萬」根本荒謬,因為部長一年特支費僅約30萬元,「台肥這樣的公司,一年80萬足矣」。李文忠批評,這些「毀三觀」的陋規陋習在許多部會及公營事業中普遍存在,但民進黨政府執政九年半,加上陳水扁時期共十七年半,仍未見具體改革成果,「社會也無感!」

「改革的黨」說不出口 政院應成立改革小組
李文忠指出,從退輔會、國防部、內政部到農業部、經濟部,相關附屬機構與招待所仍留有特權痕跡,與前朝並無本質差異。他認為,若民進黨要重拾「改革的黨」形象,應由行政院責成副院長或政委成立改革小組,半年內要求各部會檢討陋規、對外公布進度,讓人民切實感受到改變。
他更反問:「如果吳音寧上任前宣佈薪水砍半、特支費砍九成,社會反應會如何?」暗示改革不難,難在政治決心。
綠營停損止血仍難回應社會觀感
李文忠最後指出,吳音寧最終未出任台肥董座,雖讓民進黨暫時止血,避免波及2026地方選舉,但整起事件已折射出綠營改革乏力、制度僵化的結構性問題。他感嘆:「要說民進黨是改革的黨,在這些方面我是說不出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