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新華社今(24日)報導,中共中央於8月27日在中南海召開黨外人士座談會,就《十五五規劃建議》徵求意見。中共總書記習近平主持並發表講話,強調「十五五」時期將是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關鍵階段,要求全國「錨定現代化目標,推動高水準科技自立自強,穩步推進共同富裕」。
會議由中共政治局常委李強、王滬甯、蔡奇、丁薛祥等高層出席,顯示其政治分量與政策定位均屬於「下一個五年」的總體戰略動員。
九大民主黨派齊聚 首次就「十五五」規劃建言
這場被視為中國新一輪五年規劃「前哨諮詢」的會議,邀集各民主黨派中央、全國工商聯及無黨派代表。發言者包括民革中央主席鄭建邦、民盟中央主席丁仲禮、民建中央主席郝明金、民進中央主席蔡達峰、農工黨中央主席何維、致公黨中央主席蔣作君、九三學社中央主席武維華、台盟中央主席蘇輝、全國工商聯主席高雲龍及無黨派代表郭雷等。
報導指出,他們普遍對「十四五」以來的成績給予高度評價,並在此基礎上,就擴大內需、推進產業轉型、培育新質生產力、教育與科技整合、促進共同富裕等提出意見與建議。
有黨派代表特別提到「深化兩岸融合發展」
其中,部分與會代表特別提到「深化兩岸融合發展」與「建設海洋強國」的重要性,顯示北京將在「十五五」中更系統化布局區域與海洋戰略。
在聽取各方發言後,習近平發表長達數千字的講話,強調中共中央「發揚民主、集思廣益」的決策傳統,並指出此次規劃建議稿的形成「廣泛聽取各界聲音,包括透過網路徵求意見」。
習近平:外部環境變化 不可動搖戰略自信
習近平指出:「『十五五』時期是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夯實基礎、全面發力的關鍵時期。無論外部環境如何變化,都要集中力量辦好自己的事。」
他要求各級政府「牢牢把握戰略主動」,強調「高水準科技自立自強」是支撐高品質發展的核心支柱,要「瞄準世界科技前沿,突破關鍵核心技術,統籌推進教育、科技、人才一體發展」。
啟動中國式現代化藍圖
自2021年啟動「十四五規劃」以來,中國以「新發展格局」為綱,推動內外雙循環、數位經濟、自主創新等方向。而「十五五」將被視為實現「2035年基本現代化」的中期關鍵,其戰略定位與「雙碳目標」、「製造強國」、「共同富裕」等政策息息相關。
習近平此次演講中重申,「中國式現代化是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現代化」,要「採取更多可感可及的具體舉措」,強調教育、醫療、養老與住房等民生領域的改善仍是政策優先序列。分析人士指出,這番話顯示北京企圖在外部環境不確定與內需增長乏力的背景下,以科技創新與社會公平雙軸推進經濟穩定轉型。
中共每次重大五年規劃前,都會例行召開黨外人士座談會,被視為「統一戰線」制度化諮詢的一環。觀察人士表示,這不僅是政策徵求,更是中共藉由協商過程強化「多黨合作」政治合法性的象徵。
與會者除中共政治局常委外,國務院高層如王毅、何立峰、陳文清等亦出席座談會。預計正式文件將於2026年全國兩會前後發布,為中國2035年長期發展目標奠定政策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