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鯤號11月交艦有挑戰 顧立雄:若延誤每日罰台船19萬元

台灣自製的海鯤潛艦(圖)恐無法如期交船。圖/取自台船公司網站
台灣自製的海鯤潛艦(圖)恐無法如期交船。圖/取自台船公司網站

國防部長顧立雄今(20)日至立法院專案報告潛艦國造「海鯤號」進度。他提到,會以品質及安全為重逐次進行海測(SAT),但11月要完成測試並交艦「有相當大挑戰」,若違約,將每天對台船公司計罰約19萬元。顧立雄也坦承,原訂5年多就交船的時程太過倉促。

繼上周潛艦國造機密報告後,立法院外交及國防委員會今天上午再度邀請國防部專案報告「潛艦國造原型艦海測執行現況」、備質詢,並以公開方式進行。

顧立雄於會前接受媒體訪問指出,任何國防部的政策、相關計畫都要受立法院監督,繼上周機密專報後,今天就可公開的項目在不涉機密下對外說明,海鯤造艦會以品質及安全為重逐次進行海上測試(SAT),但確實11月要完成相關測試並交艦「有相當大挑戰」,會持續請海軍及台船努力。

若台船無法依約在11月交艦海軍,是否會有違約懲處。顧立雄說明,將依約計罰,每天約19萬元。

國民黨立委羅美玲質疑,海鯤號原訂5年多交艦,時程是否過於樂觀?顧立雄表示認同,並說:「羅委員的看法是對的」。他解釋,國造潛艦屬於我國首次自製大型潛艦,依國際經驗一般需7至16年才能完成。由於國內外原廠與技術協力單位無法隨時到位支援,確實使得進度落後於原計畫。國防部與台船將持續努力,盡力縮短落差,但目前11月交艦目標仍有極大挑戰。

國防部補充,雖屢遭測試與技術困難,但每一項問題都逐步克服。海軍專案團隊與台船工程團隊密切協作,並在外國顧問與接艦官兵的共同評估下,確保各項驗證符合潛航安全條件。國防部將按部就班、循序漸進,在不影響航安與品質的前提下推進。

延伸閱讀

熱門文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