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丁一通電話 再度成功動搖川普對烏克蘭戰爭立場

親克里姆林宮分析人士稱,澤倫斯基在白宮會晤時被安排背對媒體,是美方刻意的屈辱。圖/取自澤倫斯基臉書
親克里姆林宮分析人士稱,澤倫斯基在白宮會晤時被安排背對媒體,是美方刻意的屈辱。圖/取自澤倫斯基臉書

俄羅斯總統普丁(Vladimir Putin)在川普(Donald Trump)與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yy)關鍵會談前夕的一通電話,讓兩人關係再度回暖。這場17日舉行的美烏領導人會談,原本預期將討論向烏克蘭提供威力強大的長程武器。通話過後,川普對烏克蘭戰爭的立場再度出現轉變,這並非頭一遭。普丁顯然擅長影響川普的判斷,讓他一次次轉向俄方的立場。

《華盛頓郵報》報導,在16日通話前,川普似乎已準備好用戰斧(Tomahawk)巡弋飛彈來強化烏克蘭的武器庫與談判籌碼。然而通話過後,川普在與澤倫斯基的會晤中淡化了飛彈議題,轉而聚焦於籌備另一場與普丁的峰會。

俄羅斯主權財富基金負責人德米特里耶夫(Kirill Dmitriev)在社群媒體上寫道:「一句話總結澤倫斯基此行:普丁又一次勝過所有人。」

這是川普在俄烏戰爭中立場反覆的最新例子,他對戰爭的態度常常在與普丁接觸後發生轉變,而普丁一次又一次展現出說服這位美國總統的高超技巧。

截至目前為止,俄羅斯透過持續釋出「和平希望」的訊號,成功讓川普暫緩對俄施加更多制裁,也延後對烏克蘭提供更強大武器的計劃,同時卻在戰場上加強攻勢。

川普在與澤倫斯基會面時對記者表示:「希望我們能在不考慮戰斧飛彈的情況下結束戰爭,我認為我們離那一步不遠。我們不想交出那些我們自己也需要用來保家衛國的武器。」

川普沒宣布對烏新援助 對俄國領導人可謂意外之喜

《華郵》分析,川普沒宣布對烏克蘭的新援助或對俄羅斯的新制裁,反而宣布將舉行新一輪與普丁的峰會,對俄國領導人而言可謂意外之喜。川普表示,會談的目的是「看看是否能讓這場俄羅斯與烏克蘭之間的『不光彩』戰爭結束。」然而他並未提及俄羅斯是否會在冬季前停止對烏克蘭能源基礎設施的轟炸。

類似情況曾在8月阿拉斯加峰會後上演。當時川普放棄對俄羅斯施壓要求其同意停火,而莫斯科反而趁勢加大攻擊力道,普丁也無視美方要求他與澤倫斯基會面。

對於外界質疑普丁再度拖延時間,川普17日顯得不以為意。他說:「我當然會擔心,但你知道,我這輩子也被最厲害的人耍過,但我總能全身而退。」並補充說:「沒關係,就算花點時間也行,我對這類事還算拿手。」

川普沒有將戰鬥持續歸咎於普丁拒絕讓步,而是怪罪「俄烏兩國之間的仇恨」。他表示:「他們之間積怨很深,這正是阻礙和解的主要原因。」

目前仍不清楚普丁在通話中提出哪些提議,能讓川普相信與他在布達佩斯(Budapest)的會面能實現和平。川普在白宮與澤倫斯基共同受訪時未透露細節,只重申他相信「普丁總統想要結束戰爭」,這是他數月來反覆強調的論點,而普丁則持續以拖待變。

普丁17日告訴即將在兩周後主辦峰會的匈牙利總理奧班(Viktor Orbán),美俄代表將磋商如何在和平解決烏克蘭危機上,推進後續進程。克里姆林宮的措辭並未顯示出對迅速達成協議的期待,也未透露任何政策轉變。

親俄人士:澤倫斯基此次訪美是「個人屈辱的極致」

德米特里耶夫17日再度發文稱,普丁的新策略是「在布達佩斯進行面對面會談,不讓那些小角色插手」,突顯普丁拒絕與澤倫斯基會面的意圖,並強調國際衝突與勢力範圍應由「大國領袖」直接協商。

親克里姆林宮分析人士馬爾可夫(Sergei Markov)稱,澤倫斯基此次訪美是「個人屈辱的極致」,形容他在白宮會晤時被安排背對媒體,川普還當眾嘲諷他的服裝,之後又被迫在白宮外舉行記者會。

歐洲多國領袖與烏克蘭警告說,普丁並未展現出追求「公正和平」的誠意,並呼籲美方應對普丁施加更大壓力,同時增加軍援以提高戰爭成本,迫使俄羅斯停止攻擊。

自川普再度上任以來,普丁透過戲劇化舉動、拖延戰術、虛假敘事與恭維策略,屢次成功左右川普的立場。他甚至在此次通話開場時盛讚川普促成加薩停火協議,稱那是「中東數世紀來夢寐以求的偉大和平成就」。

據川普在Truth Social的貼文,普丁還特別稱讚第一夫人梅蘭妮亞(Melania Trump)為協助兒童返家所作的努力,然而,俄羅斯國營電視台在川普當選後兩度播放梅蘭妮亞的裸體或半裸影像。

普丁多次聲稱,若川普當時仍在任,他就不會入侵烏克蘭。這一說法暗示川普會接受俄羅斯當時的要求,包括要求北約撤回至1997年前的部署位置,撤出駐波蘭、波羅的海與巴爾幹地區的部隊與武器。

上周,在諾貝爾委員會將和平獎頒給委內瑞拉反對派領袖馬查多(María Corina Machado)後,普丁指責該機構「失去公信力」,同時稱讚川普的和平努力。在阿拉斯加會談中,普丁甚至迎合川普的陰謀論,告訴他2020年選舉是被郵寄投票「操縱」,事實上,郵寄投票在多數民主國家極為普遍。

據克里姆林宮顧問烏沙科夫(Yuri Ushakov)透露,普丁在16日的通話中警告川普,若美方提供戰斧飛彈,不僅會損害美俄關係,也將破壞和平的可能性,且在戰場上幾乎無效。川普似乎接受了這些說法。

通話後,川普不僅對巡弋飛彈表現出懷疑態度,還再次暗示不宜在當前時機加強制裁。川普告訴記者:「我並不反對任何事,只是說現在的時機或許不理想,也許一、兩周後再說。那取決於我。」

普丁的主要論點之一是俄羅斯即將取得勝利,烏克蘭應接受俄方條件,以免面臨潰敗與失地。然而,戰事目前看來陷入僵局。

逾6成希望結束戰爭 俄內民意已明顯轉向

儘管俄軍在今夏取得部分進展,卻仍未能奪下頓內茨克州(Donetsk)的戰略城市波克羅夫斯克(Pokrovsk),歷經一年多血戰仍付出慘重傷亡。俄羅斯以「勝利在望」為由,堅持極端條件,要求烏克蘭交出未被攻佔的領土、永久放棄加入北約或任何軍事同盟,並削減軍力、禁止未來接受西方援助,藉此迫使基輔重回莫斯科勢力範圍。

儘管普丁持續展現「勝利者」姿態,但西方制裁與戰爭成本正逐漸拖垮俄國經濟。軍事與安全開支佔據俄羅斯預算的約40%,稅收下降、衰退風險升高。

雖然俄國國內出現厭戰跡象,但尚未構成對政權的威脅。克里姆林宮反而加強鎮壓與戰時審查,禁止任何對軍方或戰爭的批評。根據獨立民調機構列瓦達中心(Levada Center)7月調查,63%的俄羅斯人希望結束戰爭,支持繼續戰鬥者僅30%,顯示民意已明顯轉向。

延伸閱讀

熱門文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