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森特譴責中國稀土出口限制 敦促北京撤回以免全球供應鏈危機

美國貿易代表格里爾(右)與財政部長貝森特(左)周三召開記者會。圖/取自彭博電視《YouTube》官方頻道
美國貿易代表格里爾(右)與財政部長貝森特(左)周三召開記者會。圖/取自彭博電視《YouTube》官方頻道

當地時間周三(15日),2位美國高級官員強烈批評中國大幅擴大稀土出口管制措施,稱其對全球供應鏈構成威脅,但強調北京仍有機會改變政策方向,避免華盛頓採取與全球第二大經濟體脫鉤的行動。

路透報導,美國貿易代表格里爾(Jamieson Greer)在記者會上表示,中國的新出口限制是一場「全球供應鏈的權力掠奪」,美國及其盟友不會接受這些限制。然而,他與財政部長貝森特(Scott Bessent)強調,華盛頓不希望衝突升級,此衝突已導致金融市場動盪,並使美中關係陷入低谷。

貝森特透露,截至周二(14日)晚間,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仍計劃本月稍晚在韓國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會晤。格里爾則表示,中國尚未實施修訂後的稀土監管制度,仍有機會撤回計劃,正如美國尚未對中國進口商品實施報復性100%關稅上調。

格里爾表示:「這些措施都只是草案,尚未正式實施。我們期望中國不會執行這些限制,雙方能回到一周前的狀態,維持議定的關稅比例和稀土供應流動」。

2人均未透露為了避免限制措施和美國報復的談判可能結果。川普曾威脅將對中國進口商品額外加徵100%關稅。雙方在過去6個月透過多次「延長90天」的脆弱休戰協議,維持較低關稅和中國稀土供應。貝森特暗示,可能達成更長期的延長協議,「我們目前處於90天的關稅延展期,是否可能換取更長的延展以推遲措施?或許吧,但這將在未來幾周領導人在韓國會晤前進行談判」。

當天稍早,美國與中國針對彼此船隻實施針鋒相對的港口費用,為激烈的貿易爭端開闢新戰線。美中貿易緊張局勢升級,蓋過了在華盛頓舉行的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與世界銀行會議。IMF周二發布的《世界經濟展望》報告(World Economic Outlook)因美中近期緩和而上調全球經濟增長預測。

貝森特指出,美中官員在IMF與世界銀行會議場邊進行會談,為川普與習近平的會晤做準備。他補充說,兩位領導人之間的互信過去曾防止關稅升級。格里爾與貝森特近期在歐洲4個城市與中國高級官員進行了4次會晤,稱中國的行動威脅全球供應鏈,是對美中先前協議的「明確否定」。

貝森特重申,美國不希望與中國經濟脫鉤,但若北京證明是不可靠的供應商,美國將不得不採取行動。他指出,中國官員近期對美國汽車公司表示,稀土磁鐵出貨放緩「可能」與假期有關。他說:「中國不僅以行動支持俄羅斯對烏克蘭的戰爭,近期再次顯示依賴中國的風險,不僅在稀土上,甚至在任何領域」。

貝森特警告,若中國選擇成為全球不可靠的合作夥伴,世界將不得不與其脫鉤。若北京繼續推進,華盛頓已準備進一步措施,包括出口管制,並可能針對中國購買俄羅斯石油加徵關稅,前提是歐洲夥伴加入。美國已對印度因購買俄羅斯石油加徵關稅,但暫未對中國採取行動。七大工業國集團(G7)成員預計周三在IMF與世界銀行會議場邊討論此議題。

貝森特強調:「雖然我們可以採取重大行動,但我們寧願不這麼做。我相信中國願意談判,我對局勢降溫持樂觀態度」。他還透過發言人表示,美國將展示烏克蘭政府提供的照片,證明俄羅斯在烏克蘭使用的無人機中含有中國零件。

當天稍早,貝森特在《CNBC》的活動中表示,中國顯然「早已計劃」採取行動,駁斥北京聲稱其行動是對美國新港口費用的回應。他透露,中國首席貿易談判代表李承鋼早在8月就威脅,若美國實施港口費用上調,將「對全球系統造成混亂」。李承鋼是中國副總理何立峰的下屬,參與了所有美中談判。

延伸閱讀

熱門文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