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習會登場前,中美經貿緊張情勢再度升高,《華爾街日報》今天(15日)指出,北京打出「稀土牌」後,貿易談判立場強硬,是因為判斷雙方擴大衝突後將對美股造成不小壓力,屆時與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在談判桌上可佔有優勢。
報導指出,川普時常以股市作為政府經濟掌控能力的標準,他會將股市成績歸功於政府的寬鬆管制與減稅等政策,相反地,當股市波動時,尤其是受到他貿易政策影響時,他也會選擇撤回或改變他原先的貿易手段。
面對談判僵局,北京高層認為已掌握美國「致命弱點」,就是川普對於股市的依賴與執著,大陸上周祭出新一輪稀土出口管制後,市場便因預期美方報復而急挫,此情形印證了北京對此策略的判斷。據報導,接近決策層人士透露,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認為,美國經濟難以承受長期貿易對抗,市場動盪終將迫使川普妥協,情勢與今年4月中美互祭關稅報復時相似。
知情人士進一步指出,北京對川普「終將讓步」抱有信心,主因是5月曾出現的短暫貿易休戰,當時川普威脅對中貨徵收逾100%關稅,但在中方以稀土出口管制反擊後,美方最終暫緩行動。報導指出,儘管中國自身經濟面臨房市低迷、債務高企與消費信心下滑等壓力,但習近平並未因此動搖戰略路線,顯示其更重視長期競爭布局。
據悉,美國駐陸大使龐德偉(David Perdue)正努力安排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Scott Bessent)與大陸副總理何立峰通話,尋求恢復高層經貿溝通,為接下來的川習會鋪路。
與此同時,中美外交互動仍持續進行,根據大陸駐美使館今天公告,美中關係全國委員會14日在紐約舉行2025年度頒獎晚宴,大陸駐美大使謝鋒在致詞中強調,中美關係是「當今世界最重要的雙邊關係」,其發展不僅攸關雙方人民福祉,更影響全球命運。
謝鋒指出,在雙方元首的戰略引領下,雙邊關係曾一度趨穩,但近期風波再起,他提出三項建議,呼籲雙方緩解緊張:首先,貿易戰與關稅戰「打不得、也贏不了」;其次,應堅持相互尊重、和平共處、合作共贏的大方向;最後,應行動起來,凝聚各界力量促進交流與合作。
謝鋒表示,過去五個多月,中美經貿團隊已舉行四輪會談並取得積極進展,使雙邊關係暫時穩住,也讓國際社會稍感寬心。然而,他批評美方「一面談合作、一面搞打壓」,指出自9月馬德里會談後短短三周內,美國就將多家大陸企業列入出口管制與特別指定名單,並影響數千家中企。
謝鋒強調,美方的舉措已嚴重損害中方合法權益,川普政府再度揚言加徵關稅後,美股與匯市立即下挫,引發全球市場恐慌,證明貿易戰沒有贏家,「事實已反覆說明,關稅戰與貿易戰只會造成兩敗俱傷」。
謝鋒說,中方雖不願挑釁,但絕不會坐視自身權益受損,呼籲美方回歸理性,停止極限施壓,應在平等、尊重的基礎上透過對話解決問題,「不要再走經貿對抗的老路與死路」。
謝鋒進一步指出,在當前局勢下,中美共同利益非但沒有減少,反而更為增多;雙方合作的戰略價值不降反升,雖然彼此在歷史、制度與文化上存在差異,但不應讓偏見與對立主導政策,而應尊重彼此核心利益與重大關切,「努力成為夥伴朋友,而非對手敵人」。
談及台灣問題,謝鋒重申「一個中國原則」與中美三個聯合公報是雙邊關係的政治基礎,並稱「台灣問題是對中美關係最具顛覆性的議題」。他敦促美方謹言慎行,停止歪曲聯大第2758號決議、散布「台灣地位未定」等說法,不應向台獨勢力釋出任何錯誤訊號。
謝鋒最後強調,中美關係雖歷經風雨,仍應以克難共進為主流。「面對變亂交織的世界,我們有一千條理由把中美關係搞好,沒有任何藉口把它搞砸。」他說,雙方應以務實行動應對挑戰,「有志者事竟成,辦法總比困難多,路在腳下,事在人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