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徵100%關稅恐成真?美貿易代表:是否取消取決於北京作法

美國貿易代表葛里爾表示,美國總統川普仍可能在11月1日或更早就對中國出口商品加徵100%關稅。圖/翻攝自Face the Nation YouTube頻道
美國貿易代表葛里爾表示,美國總統川普仍可能在11月1日或更早就對中國出口商品加徵100%關稅。圖/翻攝自Face the Nation YouTube頻道

中美貿易緊張局勢升溫,美國貿易代表葛里爾(Jamieson Greer)當地時間14日表示,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仍可能在11月1日或更早就對中國出口商品加徵100%關稅,中美都握有談判籌碼,「若有必要,我們也能祭出出口管制」他稱,最終決定將視北京在稀土爭端中的下一步動作而定。

大陸上周宣布加強稀土出口管制,川普隨即預告可能對中方祭出懲罰性關稅。葛里爾此前指責,北京刻意拖延與美方就稀土議題進行對話。不過,大陸商務部14日反駁稱,相關措施早已事先告知美方,且雙方仍在中美經貿磋商機制下保持溝通,「13日才剛舉行工作層級會談」。陸方強調,美國「不能一邊要求對話,一邊又恐嚇施壓」,這並非與中方往來的正確態度。

葛里爾接受CNBC專訪時證實,美中官員確實於周一在華盛頓舉行會談,他認為雙方仍有機會化解稀土出口爭端。他指控,貿易情勢升高是因中國選擇升級衝突,「關稅是否落地,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北京接下來的行動」。

葛里爾指出,美方同樣握有談判籌碼,中國經濟正面臨出口依賴過高、房市下滑與失業率上升等多重壓力,「雙方都掌握籌碼,若有必要,我們也能祭出出口管制,但這不是我們的初衷。」他強調,美國希望維持良好關係,但中國必須「展現改變的誠意」。

葛里爾宣稱,中國可能已經意識到自己做得太過頭了「我們認為問題有解決空間,但不能容許中國維持這種讓全球高科技供應鏈受制的體系」。他補充,北京近來措辭較過去溫和,但問題恐一時難解,「現在他們已經沒有太多台階可下」。

對於外界關注的「川習會」是否將如期於10月底韓國亞太經濟合作會議(APEC)期間舉行,葛里爾表示,川普與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仍計畫會晤,但具體安排可能隨情勢發展而調整。「我不願預先替任何一方做出承諾,但雙方確實都有意見面討論,這是合理的。」

美股上周因川普威脅再加徵關稅而一度蒸發約2兆美元市值,再度掀起產業不安。葛里爾表示,白宮正密切關注市場動態,但政府更關注長遠的結構調整,透過供應鏈回流與降低對中國依賴,打造可持續的經濟基礎,「我們希望市場根據正確資訊反應,目前已逐漸回穩,因為大家看到總統團隊仍希望與中國保持合作」。

葛里爾指出,中國官員在周一會議上對稀土出口政策的說法前後不一,一方面宣稱措施是報復美方制裁,另一方面又以國家安全為由辯解,「這兩者顯然無法並存」。

他最後強調,川普與美財政部長貝森特(Scott Bessent)皆擅長處理談判,「過去我們曾與中國找到合作途徑,我相信這次仍有可能」。

延伸閱讀

熱門文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