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自民黨總裁高市早苗積極籌備內閣人事,準備在即將召開的臨時國會中接受首相指名選舉。一旦當選,她計畫任命在總裁選舉中競爭的對手林芳正、小泉進次郎及茂木敏充分別出任總務大臣、防衛大臣及外務大臣,以實現「舉黨一致」的團結局面。
綜合《日本經濟新聞》與《讀賣新聞》報導,此安排不僅回應高市「讓總裁選競爭者擔任要職」的承諾,也試圖穩定自民黨內部局勢。然而,隨著公明黨退出聯合執政,自民黨在眾議院的議席不足過半,首相指名選舉結果仍存變數。
高市早苗在總裁選舉中勝出後,迅速展開內閣人事協調。據自民黨高層周二(14日)透露,她計畫任命林芳正從現任內閣官房長官轉任總務大臣,符合林芳正「多走訪地方」的意願。林芳正自1995年起在山口縣選區連任參議員5屆,2021年轉戰眾議院,現連任2屆,曾任外務大臣、文部科學大臣及農林水產大臣。在4日的總裁選第一輪投票中,林芳正獲得議員票第二、總票數第三,顯示其黨內影響力。
同時,高市有意任命44歲的小泉進次郎出任防衛大臣。小泉在總裁選中排名第二,出身於神奈川縣橫須賀市,當地駐有美國海軍基地及日本海上自衛隊司令部,使他對安保議題頗為關注。此任命迅速引發熱議,「小泉防衛大臣」成為日本網路熱搜關鍵詞。
支持者認為,此舉有助小泉累積外交與國防經驗,「對其未來發展有益」,且「考量自民黨人才庫,是務實選擇」。反對者則質疑其資歷,認為「應有更合適人選」,顯示輿論兩極。
此外,總裁選舉第四名的小林鷹之已出任自民黨政調會長,而第五名的茂木敏充則傾向出任外務大臣。茂木曾在安倍晉三、菅義偉及岸田文雄內閣擔任外務大臣,其豐富經驗被視為「適才適用」。高市讓所有競爭對手入閣或擔任黨內要職,展現團結姿態,試圖化解總裁選後的派系裂痕。
日本媒體對高市的人事布局給予高度關注。《日本經濟新聞》分析,高市此舉旨在「整合派系、穩固權力」,透過重用競爭對手展現領導包容性,特別是在公明黨退出聯盟後,自民黨面臨執政危機。《讀賣新聞》指出,小泉進次郎的防衛大臣任命具象徵意義,其年輕形象與安保議題熱情可吸引年輕選民,但其兩次總裁選失利引發的「資歷不足」質疑,可能成為高市內閣的潛在風險。《朝日新聞》則補充,高市選擇林芳正掌總務省,意在利用其地方選區經驗強化與地方政府聯繫,平衡中央與地方利益。
目前,自民黨在眾議院僅擁有196席,距離過半數的233席尚缺37席。公明黨宣布結束與自民黨的聯合執政,使高市的首相之路增添變數。在野黨方面,立憲民主黨代表野田佳彥積極推動聯合陣線,試圖把握「數十年一遇的政權輪替良機」。
去年(2024年),立憲民主黨曾推舉「野田首相」但敗給石破茂;今年,立憲表示願推舉國民民主黨代表玉木雄一郎作為共同候選人。然而,玉木因政策分歧對聯合執政持謹慎態度。在野黨正積極展開幕後談判,至首相指名選舉前仍可能出現翻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