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國台辦發言人陳斌華今天(15日)宣布一項新的惠台措施,將擴大台灣人赴陸辦理「一次有效台胞證」的適用口岸。未來,無論台灣民眾直航抵陸,或經港澳及其他國家入境,都可在「符合條件」的口岸現場申請一次性台胞證入境。陳斌華稱,此舉旨在為台灣居民往來大陸提供更開放、便利且安全的環境,促進兩岸人員交流與互動。
台胞證為台灣人進入大陸的必要證件之一,過去民眾若臨時前往大陸卻未持有效台胞證,可持護照、身分證正本及三個月內兩吋照片至指定機場或港口辦理「一次有效台胞證」,俗稱「台胞落地簽」。原先僅限北京首都機場、上海浦東與虹橋機場等少數口岸可受理,如今隨新政推行,辦理範圍將大幅擴大。
陳斌華表示,具體可辦理落地簽的口岸清單將由相關部門另行公布。他進一步說明,台灣居民無論是直飛中國,或從港澳、外國轉入,均可在各地符合條件的口岸申辦一次性台胞證入境。
國台辦強調,「兩岸一家親」始終是陸方政策核心理念,中方重視並傾聽台灣人的建議,此次措施是為進一步改善台灣民眾往來大陸的便利性與安全性,推動兩岸交流更為順暢,並維護兩岸同胞的共同利益與福祉。
大陸今年6月就曾推出相關惠台政策,當時國台辦發言人朱鳳蓮宣布,為便利台灣民眾往返交流,並促進兩岸合作,大陸財政部與國家發改委、出入境管理局等單位協調決定,自2025年7月1日至2027年12月31日,對首次申辦台胞證者(俗稱「首來族」)免收證件費,可節省近千元台幣費用。
另外,陳斌華指出,今年大陸中秋、國慶長假期間,兩岸「小三通」客運航線運作穩定,持續便利台灣民眾探親與旅遊,據統計,廈門至金門、泉州至金門、福州馬尾至馬祖及連江黃岐至馬祖等四條航線,共投入17艘船舶,日均38個航班、提供9228個座位,10月1日至8日期間共運行296班次,載客量逾4.9萬人次,較去年同期大增193.2%,其中福州與廈門航線運量均創歷史新高。
為滿足兩岸旅客探親與觀光需求,福州、廈門、泉州等地陸續改善「小三通」航線服務,陳斌華指出,相關部門將提前預估客流量,透過線上訂票系統靈活調度運能,廈門市並臨時增開每日兩班航次以確保運力充足,同時,各口岸強化通關流程,提供台胞專屬諮詢窗口、增加查驗通道,並加強港口安全風險排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