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瑞福:台通過特別預算後 可望迎來川普2.0首波軍售

美國前國防部印太安全事務助理部長、現任美智庫「印太安全研究所」(IIPS)主席的薛瑞福,接受《中央社》專訪認為,若台灣通過國防特別預算,川普應就會宣布對台軍售。圖/取自mofa_taiwan IG
美國前國防部印太安全事務助理部長、現任美智庫「印太安全研究所」(IIPS)主席的薛瑞福,接受《中央社》專訪認為,若台灣通過國防特別預算,川普應就會宣布對台軍售。圖/取自mofa_taiwan IG

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重返白宮近9月,迄今尚未公布新的對台軍售案。對此,美國前國防部印太安全事務助理部長薛瑞福(Randall G. Schriver)指出,若台灣能儘快通過國防特別預算,川普2.0政府「可望宣布首批對台軍售」,而台美若能攜手生產武器,將對雙方都有益。

現任美國智庫「印太安全研究所」(IIPS)主席的薛瑞福接受《中央社》專訪時表示,許多事情取決於台灣能否順利通過國防特別預算。若該預算如台灣官員所言龐大,華府將對批准相關軍售「給予極大支持」。

他指出,美國防部要求台灣將國防支出提升至國內生產毛額(GDP)的10%,卻遲未核准軍售案,「這說不通」。因此,美方正等待台灣「拿出實際資金」,即通過特別預算,展現決心。

打造「台灣之盾」 硬體與軟體同樣關鍵

薛瑞福認為,台灣提升國防預算並持續增加軍費的承諾值得肯定,但「關鍵不在花多少錢,而在如何花」。他強調,戰略配置比支出比例更重要,並認為台灣正走在正確方向。

針對總統賴清德日前在雙十國慶演說中提出「台灣之盾」(T-Dome)構想,薛瑞福說,這項防禦體系不僅需強化硬體設備,更仰賴資訊整合與反應優化的軟體能力。台灣必須具備高空感測與追蹤能力,整合衛星、飛機與陸基雷達資料,以偵測並攔截來襲威脅。

他預期,相關系統將主要來自美國國防工業,其中不僅包括傳統大型軍工企業,也有新興中小型防衛科技公司。「這些公司若能與台灣成為夥伴,整體計畫成功的機率將大幅提高。」

台美共製武器 助攻生產與防衛雙贏

美國聯邦參議院軍事委員會主席韋克爾(Roger Wicker)日前訪台曾表示,未來美台可望共同生產武器。薛瑞福回應指出,美國國內目前面臨軍備短缺問題,不僅影響美軍,也衝擊美方的安全夥伴。他強調,「若能提升生產能力,製造雙方都能使用的武器,不但強化防衛,也有助供應鏈穩定」。

美國聯邦參議院軍事委員會主席韋克爾(Roger Wicker)日前訪台曾表示,未來美台可望共同生產武器。圖/中央社

美國聯邦參議院軍事委員會主席韋克爾(Roger Wicker)日前訪台曾表示,未來美台可望共同生產武器。圖/中央社

此外,他表示,在台灣島內預先儲備武器,對因應台海危機「將非常有幫助」。

被問及若仍在美國政府任職,會如何協助台灣強化自我防衛時,薛瑞福提出兩大方向:

一是美方應更多關注台灣面對中共灰色地帶行動的需求,如批准E-2D預警機等軍售案,並在即時資料共享上深化合作;

二是擴大現有台美訓練計畫,增加台灣與美國雙邊訓練機會。

川習會登場 台灣不會成「交易籌碼」

針對川普可能於亞太經合會(APEC)期間與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會面,外界憂心台灣恐成「交易籌碼」。薛瑞福強調,「我沒看到任何跡象顯示,台灣會被拋棄或交換」。他說,台灣不是美國可以拿來交易的對象。雖然川普以交易導向著稱,但他「不會接受糟糕的協議」,更不會讓習近平顯得比他更強勢。

此外,薛瑞福談到9月底訪台期間的觀察,他說,台灣除積極提升國防支出、採購新系統外,也在全政府層級推動「國家韌性」,涵蓋能源安全、通訊完整性等領域,「這些努力同樣有助於提升整體嚇阻力」。

延伸閱讀

熱門文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