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5月起零進口美國大豆 美財長:美中談判將迎重大突破

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Scott Bessent)今天(3日)表示,美中下輪談判可望取得重大突破,而大豆採購問題將是焦點之一。圖/翻攝自NBC News YouTube
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Scott Bessent)今天(3日)表示,美中下輪談判可望取得重大突破,而大豆採購問題將是焦點之一。圖/翻攝自NBC News YouTube

大陸持續拒買美國大豆重創當地農業,農民哀嚎不斷,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Scott Bessent)今天(3日)表示,美中元首月底將在韓國會面,雙方貿易談判團隊也將同步展開會談。他指出,由於元首將直接對話,此輪談判可望成為迄今「最有機會取得重大突破」的一次,而大豆採購問題將是焦點之一。

據美國大豆協會統計,去年美國出口至中國的大豆總價達126億美元(約3836億新台幣),佔大豆出口總額的52%;然而從今年5月開始,中國對美國大豆採購降到零。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昨天則在自家社群平台「真實社群」(Truth Social)發文稱,中國為了「談判」暫停購買美國大豆,導致美國農民受到重創。他強調,月底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會晤時,大豆議題將是核心討論重點。

貝森特接受財經頻道CNBC專訪時指出,川普與習近平的會面將是一場攸關政策的關鍵會議,而自己也將率領談判團隊與中國副總理何立峰進行對話。他強調,元首直接溝通有助於框架建立及經貿推進,讓談判團隊更易推展工作。

貝森特相信,在川習關係回暖基礎下,這回合談判將迎來重要進展。

貝森特續指,農產品採購是雙方談判的重要項目,2020年1月川普首任期內,美中達成經貿協議,中方承諾採購逾500億美元的美國農產品,並在當年履行。然而,拜登政府上台後,相關承諾即停擺。貝森特透露,他先前在日內瓦與中方官員詢問原因時,對方僅以一句「拜登」回應。

貝森特批評,中方高層將美國農民,特別是大豆產業當作談判籌碼,但美國超過九成農民都力挺川普,即使中國縮減採購,但美國已透過與其他國家簽署協議部分彌補損失。

不過,紐約時報近日引述美國農業部數據指出,截至7月,中國購買美國大豆量較去年同期下滑51%,雖然埃及、台灣及孟加拉等國有增加進口,但美國大豆整體出口量今年仍下跌23%。

川普上月25日宣布,將以關稅收入提供農民現金補貼,直至「對農民有利」為止。不過該計畫仍須國會批准,最快也要到2026年初才能發放。川普雖規劃在「川習會」推進雙方貿易協議,不過業界憂心,即便屆時達成共識,也難挽救今年收成。有大豆業代表直言:「等到那時,我們的出貨窗口期已經過了一半」。

美媒《政治新聞網》(Politico)分析,中國的舉動顯示川普將關稅視為談判籌碼的策略屢屢適得其反,北京不僅加徵反制關稅,還透過非關稅手段報復,包括限制稀土出口、暫停採購美國農產品,使美國大豆產業面臨沉重打擊。

報導指出,中國選在秋收季節暫停採購,意圖重創美國出口,同時打擊中西部州份如伊利諾、愛阿華、明尼蘇達、內布拉斯加及印第安納,共和黨若想在明年期中選舉中拿下這些州將面臨嚴峻挑戰,且農業遊說團體過去是川普的堅實盟友,如今卻轉而湧入白宮抱怨,指責關稅政策導致中國拒買美國大豆。

延伸閱讀

熱門文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