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經貿摩擦待解決之際,大陸商務部副部長、大陸國際貿易談判代表李成鋼本周將前往華盛頓,與美國高層展開貿易會談,預料將圍繞大豆採購、晶片出口管制及芬太尼等敏感議題展開協商。對此,美方承認這次會面確有安排,但強調並非正式談判。
據《華爾街日報》報導,消息人士指出,李成鋼此行將在美國財政部會晤美國貿易代表葛里爾(Jamieson Greer)的副手及高級貿易官員,並與美國工商界代表交流。雖然美方承認這次會面確有安排,但強調並非正式談判,只屬於持續溝通的一環。大陸商務部則尚未就此行程作出評論。
報導稱,李成鋼預計將向美方要求放寬對陸高科技出口的限制,尤其是半導體與人工智慧相關技術;同時,北京可能在大豆或波音飛機等採購上釋出善意,以換取美國在關稅及管制上的讓步。
知情人士表示,北京方面將繼續要求華府取消與芬太尼貿易相關的20%關稅,不過該人士同時也說,到目前為止,大陸尚未提出一項讓川普政府認為足以遏制芬太尼原料販運的提案。
大陸駐美大使謝鋒近日公開批評川普貿易政策,指責華府將農業貿易政治化,甚至限制中國企業與公民購買美國農地,路透引述消息人士指出,李成鋼選在此時登場,難免面臨更大壓力。謝鋒日前在華盛頓一場中美大豆產業早餐會上直言:「農民不應該為貿易戰埋單,中美完全可以優勢互補」。
今年1月後,大陸便「一船未買」美國大豆,造成當地豆農焦慮與日俱增,彭博22日報導,美國大豆今年迎來大豐收,不過農民對廣袤田野的收成完全笑不出來。一名中西部農民直言,「我只希望中國重新開始採購,否則我們永遠失去這個市場。」另一位農民則回憶2018年貿易戰的慘痛經驗,認為當年的市場裂痕至今未能修復。
根據大陸海關數據,2024年大陸仍自美國進口2213萬噸大豆,但較十年前高峰明顯減少。2018至2019年間,中美貿易戰爆發,大陸大幅削減美國大豆採購,導致大量農產品滯銷,只能作為飼料或轉銷其他市場,美國農業部當時甚至一度取消長達27年的大豆考察團行程,川普不得不宣布高達280億美元的農業補貼,以安撫受創的農民基層。
分析人士指出,大陸若加大對美國農產品的採購力度將大幅減少其對美國的貿易順差,這也是陸方履行川普第一任期內達成的經貿協議中,承諾購買更多美國產品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