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廣播公司(ABC)引述美國軍事情報文件指出,中國大陸正加速擴建並改裝商用滾裝渡輪(Ro-Ro Ferry),用於支援可能的台海兩棲登陸行動,引發美方高度關注。
根據美國國防情報局(DIA)提交五角大廈的報告,中國大陸部分大型遠洋渡輪已完成改裝,可搭載戰車並直接參與軍事作戰。雖然澳洲廣播公司同意不直接引用報告內容,但指出「五眼聯盟」(Five Eyes)早在2022年就監控到約30艘中國商用渡輪,參與涉及解放軍的軍事演習。
報導指,中國大陸在2023年至2026年間計劃建造約200艘滾裝船,其中不乏數萬噸級大型船舶,並預計到2026年底前新增70艘以上的大型渡輪。美國智庫戰略暨國際研究中心(CSIS)分析,這些渡輪雖平時載客載貨,但近年多次出現在解放軍演習中,顯示已被納入「軍民融合」戰略。
衛星影像顯示,中國大陸沿海近期出現多艘新型登陸駁船進行測試,船首設有長登陸橋、船尾配備坡道,可與滾裝渡輪無縫銜接,形成連續登陸作業鏈。美國海軍戰爭學院進一步指出,這些駁船能互相連結,組成長達820公尺的浮動碼頭,專為大規模部隊與裝備登陸而設計。
美軍印太司令部(U.S.Indo-Pacific Command)內部文件示警,若發生台海衝突,中國可能直接利用民用渡輪投送兵力,這已屬「軍艦行為」。然而,這同時也引發國際法爭議:依據戰爭法,攻擊民船屬違規行為,除非該船已被軍方徵用並明確執行軍事任務。
對此,中華民國駐澳洲代表徐佑典對澳洲廣播公司說:「我們也看到越來越多中國灰色地帶戰術,例如網路攻擊,意圖削弱台灣民主與社會。」他說:「在海上使用民用船舶或其他雙重用途設施,也是中國戰略的一部分」。
北京學者則對西方觀點予以反駁。北京大學海洋戰略研究中心主任胡波認為,美國將中國的造船與演習動作描述為威脅,屬於「誇大渲染」。他強調,中國為可能的危機做好準備屬於正常行為,並不代表會立即採取軍事行動。
專家指出,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已要求解放軍在2027年前具備攻台能力,而能否有效在灘頭部署大規模兵力,是中國軍事準備的最大挑戰。澳洲戰略政策研究所(ASPI)專家柯雷拉(James Corera)直言:「中國無疑正在建構侵台能力,但渡輪與駁船的作用,必須在取得制海權之後才能真正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