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總統李在明近日接受路透專訪時表示,若依照美方目前提出的條件直接進行3500億美元投資,韓國可能重演1997年金融危機;李在明強調,若缺乏貨幣交換機制,直接以現金投入美國市場,將對韓元造成重大衝擊,並可能引發金融市場劇烈波動,呼籲美韓雙方應確保投資安排具商業合理性,避免損害國家利益。
首爾與華府今年7月口頭同意達成貿易協議,其中美方承諾調降對韓國商品徵收的關稅,作為韓方進行3500億美元投資等措施的交換條件。然而,雙方在投資方式與風險管理機制存在歧見,各界憂心韓國若比照日本模式大舉投資美國市場,可能引發韓元大幅貶值。
李在明指出,雖然韓美雙方口頭達成協議,但至今尚未簽署正式文件,而目前最大障礙在於缺乏可行性保障,「若無貨幣交換機制,依照美方要求的方式將3500億美元以現金投入美國,韓國將面臨如同1997年金融危機的局面」他強調,雙方必須達成具商業合理性的細部條款,以保障國家金融安全。
韓國目前已向美方提議建立外匯交換線,以減緩投資對韓元市場的衝擊,李在明指出,韓國與日本情況不同,日本擁有逾8000億美元外匯儲備,且日圓具國際貨幣地位,並與美方建立交換機制,因此,韓國難以直接複製日本模式,單靠現金投入恐引發重大風險。
李在明談提到,雖然雙方書面已同意投資項目須具商業可行性,但實際談判細節困難重重,「保障商業合理性的具體協議是當務之急,卻也是最大障礙」他強調,韓國必須確保每筆投資皆符合商業可行性,避免單方面承擔風險。
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Howard Lutnick)此前稱,「韓國要不接受協議,要不就繳關稅」韓方是否會放棄協議,李在明表示:「我相信作為鐵桿盟友,韓美之間會保持最起碼的理性。」不過對於韓國提議與美國建立的外匯互換機制,李在明未透露美國是否可能接受,或此機制是否能促成協議。
此外,李在明亦提及美國近期突襲韓企事件,逾300名韓籍員工在喬治亞州現代汽車(Hyundai)及樂金(LG)的電池廠遭拘留。他表示,韓國民眾對工人遭「嚴厲」對待感到憤怒,警告此舉可能使企業對赴美投資產生疑慮,不過李在明同時讚揚美國總統(Donald Trump)川普允許工人留美的善意,並稱此事件並非川普主導,而是執法過度所致。
據英國《金融時報》先前報導,華府要求韓國仿效日本做法,並由川普直接決定投資資金標的,意味著華府擁有資金配置裁量權,此條件讓韓國政府無法接受。華府顧問機構Asia Group則指出,韓元在國際市場波動程度高於日圓,且韓國外匯存底僅為日本三分之一,若比照日美投資協議模式操作,極可能引發外匯市場劇烈震盪,對韓元造成沉重貶值壓力。
韓國《中央日報》報導則指出,韓國官員對日美協議頗有怨言,認為日本開出先例才將韓美談判「打回原點」。目前,美方持續提出高壓條件,但李在明已明確表態,不會簽署任何損害國家利益的協議,談判進度或將持續延宕,未來走向仍充滿不確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