擺脫和平憲法?高市早苗政府加速邁向軍事大國之路

日相高市早苗就任未滿月,但其「台灣有事論」讓外界驚覺其擴張軍事的主張。圖/取自日本首相官邸府
日相高市早苗就任未滿月,但其「台灣有事論」讓外界驚覺其擴張軍事的主張。圖/取自日本首相官邸府

高市早苗上任日本首相後的涉台言論,再次引發國際社會對日本軍事野心的高度關注。她在國會發表「台灣有事可能構成日本存亡危機事態的言論,暗示日本可能以武力介入台海,挑戰戰後國際秩序。《環球時報》引述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亞太研究所特聘研究員項昊宇指出,高市此番表態,揭示日本政壇新型軍國主義的危險暗流。

高市涉台言論引發警示

《環球時報》在其專欄「環球圓桌對話」中,訪問了大陸數名學者,對談高市談話的背後因素。項昊宇分析,高市刻意將台灣問題與日本國家存亡掛鉤,目的是透過誇大台海緊張,為突破「專守防衛」原則、推進激進的強軍擴武政策尋找正當性。他指出,這種「以法促軍」行為,透過擴大集體自衛權的解釋範圍,為日本自衛隊未來軍事干預他國事務提供所謂的「法理依據」,正是新型軍國主義的危險苗頭。

針對日相高市言論,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亞太所特聘研究員項昊宇認為,高市已具新型軍國主義的危險苗頭。圖/取自長江新聞號

針對日相高市言論,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亞太所特聘研究員項昊宇認為,高市已具新型軍國主義的危險苗頭。圖/取自長江新聞號

遼寧大學美國與東亞研究院院長呂超亦指出,高市政府正試圖擺脫《和平憲法》的束縛,加速走向軍事大國化的道路,這種策略無論在國內還是國際上,都充滿風險。

遼寧大學美國與東亞研究院院長呂超(右)亦指出,高市政府正試圖擺脫《和平憲法》的束縛,加速走向軍事大國化的道路。圖/取自環球網

遼寧大學美國與東亞研究院院長呂超(右)亦指出,高市政府正試圖擺脫《和平憲法》的束縛,加速走向軍事大國化的道路。圖/取自環球網

擴充軍備與軍事野心

高市政府上任伊始,即啟動一系列大幅提升防衛力量的計畫。日本防衛預算將在短短3年間翻倍,目標達GDP2%。除增加傳統武力投資,高市還計畫購買100架攻擊型無人機、11F-35隱形戰機,改造「出雲」號准航母,並研究建造護衛艦與核動力潛艇。此外,日本政府亦大力投入太空與網路戰能力建設,旨在未來戰爭形態中佔據戰略優勢。

上海外國語大學日本研究中心主任廉德瑰指出,高市推動的軍事擴張體現了日本戰略思維的根本轉變,從以自衛為核心轉向對地區事務具有主導權的「能戰國家」。這種策略不僅是軍力現代化,更是試圖重塑國家安全戰略,並擴大日本在亞太地區的軍事話語權。

上海外國語大學日本研究中心主任廉德瑰指出,高市想法是試圖重塑國家安全戰略。圖/取自中評社

上海外國語大學日本研究中心主任廉德瑰指出,高市想法是試圖重塑國家安全戰略。圖/取自中評社

「新型軍國主義」理念

項昊宇強調,高市早苗的軍事野心根植於歷史修正主義與極右翼思潮。戰前的日本軍國主義以民族優越感和對外擴張為核心,如今的新型軍國主義披上了現代政治話語的外衣,將軍事擴張包裝為維護民主和地區安全的貢獻,但其實質仍是挑戰和平主義和國際秩序。

廉德瑰指出,高市的右翼政治基盤主要是自民黨內的「岩盤保守層」(指黨內一群長期穩定、忠誠度高的右派保守派核心支持者和原安倍派系支持者。)雖然高市上任後在內閣和派閥安排上有所平衡,但政策仍明顯右傾,比繼承的「安倍遺產」更冒進。她在APEC期間高調與台灣代表林信義接觸,發送錯誤信號,不僅向台獨勢力示好,也向日本極右翼派系展示其親台立場。

法律與戰略操作

「存亡危機事態」的概念,源自2015年日本安保法案,允許日本在未直接受攻擊的情況下行使集體自衛權。高市將台海問題與日本國家存亡掛鉤,明顯是政治操作。項昊宇指出,這既是為突破專守防衛原則尋找藉口,也是對法律概念的濫用,為自衛隊未來可能干預海外事務提供所謂「法理依據」。

高市的言行與軍備擴張同步進行,防衛預算大幅提升、攻擊性武器建設加速、集體自衛權運用擴張、無核三原則受到挑戰,這些都是其野心的具體體現。

歷史脈絡與極右翼背景

高市早苗的政治行動根源於日本極右翼歷史修正主義思潮。戰前軍國主義強調天皇崇拜、民族優越感與外部世界蔑視,推動對外擴張;如今,高市及右翼保守勢力則透過篡改歷史、參拜靖國神社等方式,淡化侵略歷史、塑造「日本無罪論」,在國民心中植入對外行動正當性。

呂超指出,新型軍國主義的危險在於它以現代政治理念掩飾軍事擴張意圖,迷戀以武力解決爭端,對地區乃至全球安全構成威脅。亞洲鄰國,尤其是中國,對此必須保持高度警惕。

高市政策的地緣政治風險

高市在亞太地區的軍事策略亦帶來廣泛風險。呂超認為她固守地緣對抗思維,操弄印太安全概念,不顧地區國家對和平發展的普遍訴求,可能將日本引向孤立甚至戰略誤判的局面。

項昊宇與呂超一致表示,高市上任前,中日關係已呈現改善勢頭,雙方交流活躍,穩定局面來之不易。高市的涉台言論與軍事擴張舉措,不僅破壞雙邊信任,也違背中日四個政治文件精神,削弱兩國關係的政治基礎。

徹底反省是唯一出路

呂超強調,高市的「反省」尚停留於表面,未充分意識到武力介入台灣問題的危險性。她及其政府若不能真正收回錯誤言論、控制右翼極端思潮的影響,其軍事大國化野心將可能帶來自我陷入國際孤立,甚至引發區域緊張的惡果。

廉德瑰提醒,高市要克制自身極右翼理念,避免激進政策破壞中日和亞太區域和平穩定。繼續任由右翼派系操控政策,將可能重蹈歷史覆轍,使日本成為歷史和國際社會批評的焦點。

高市早苗自稱承襲安倍政治遺產,但軍事政策更激進,明顯帶有擺脫和平憲法束縛、追求軍事大國地位的戰略意圖。從防衛預算翻倍、集體自衛權擴張,到進攻性武力建設與新興戰爭領域投入,高市政府正全力推動日本從自衛國家向能戰國家轉型。

大陸學者警告,高市的這種「新型軍國主義」不僅威脅中日關係,也可能對亞太和平與全球安全帶來長期挑戰。國際社會,特別是亞洲鄰國,需對日本軍國主義死灰復燃保持高度警惕。

延伸閱讀

熱門文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