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克的崛起與創新模式 如何改變保守派媒體與美國政治

日前遭刺殺的美國保守派倡議者柯克集多重角色於一身,既是成功的政治基層組織者、TikTok網紅、廣播主持人、非營利機構領袖,也是活躍的公開演說家。圖/翻攝自ABC News YouTube頻道
日前遭刺殺的美國保守派倡議者柯克集多重角色於一身,既是成功的政治基層組織者、TikTok網紅、廣播主持人、非營利機構領袖,也是活躍的公開演說家。圖/翻攝自ABC News YouTube頻道

31歲的柯克(Charlie Kirk)10日遭槍殺身亡。他是保守派新世代的代表,開創一種全新的政治倡議模式,將多平臺媒體評論與實體集會、催票行動緊密結合。柯克集多重角色於一身,既是成功的政治基層組織者、TikTok網紅、廣播主持人、非營利機構領袖,也是活躍的公開演說家。他可能上一分鐘還在福斯新聞(Fox News)為總統川普(Donald Trump)的政策背書,下一分鐘就出現在X或Instagram上,號召年輕人在高中或大學校園組建保守派團體。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導,2012年,18歲的柯克共同創立「美國轉折點」(Turning Point USA,TPUSA),打造出一個直通共和黨的次世代草根組織,讓民主黨對手們羨慕不已。

柯克的媒體評論與政治組織工作幾乎無縫結合,但真正最突出的,是他在保守派會議與大學校園上的公開亮相。他遇刺當天原本是秋季全國校園巡迴的起跑日,活動被冠上「美國復興之旅」(American Comeback Tour)的名稱。他特別停掉白天的廣播節目與Podcast,為校園活動做準備。現場進行大約20分鐘後,他頸部中彈倒在血泊。

各大媒體圈的知名人士紛紛悼念這位他們熟識的人物。美國知名政治評論員凱利(Megyn Kelly)在與保守派媒體人貝克(Glenn Beck)的直播對談中表示:「我們失去了一位我有生以來在右派最重要的聲音之一。」

共和黨策略師阿里吉(T.W. Arrighi)則在X平台上寫道:「柯克走的是正道。他在全美校園透過辯論和對話吸引學生,挑戰教條,在過程中贏得人心。這不正是我們希望政治人物做到的嗎?試圖用暴力讓這樣的聲音消失,完全違背了這個國家的立國價值。」

在過去十年裡,柯克把TPUSA發展成全國性的強大勢力,把自己定位為「讓美國再次偉大」(MAGA)運動年輕一翼的代言人。TPUSA官網引用他的一句話:「我們帶著急迫感主動進攻,為贏得美國的文化戰爭而戰。」

柯克與TPUSA之所以在保守派圈內站穩腳步,正是因為他們直接投入文化戰場,把分裂性的爭論轉化為網路與實體的動員。柯克在鏡頭前與進步派學者激烈交鋒,片段在社群媒體上廣為流傳,特別是在改名為X的推特。他的辯論風格成為非營利組織的標誌,推動他成為MAGA媒體明星與各大電視與Podcast爭相邀請的來賓,而他自己也主持節目。

今年秋天的部分巡迴行程更以「證明我錯了」(Prove Me Wrong)辯論台為宣傳主軸,柯克會與意識形態對立者當場交手。他曾在2021年告訴CNN記者:「我積極主動鼓勵彼此意見不同的人對話。」

柯克在保守派政壇的崛起,與美國右翼民粹主義的興起相互呼應。他在2016年總統大選擁抱川普,並積極推動川普的連任。TPUSA地方分會協助登記年輕共和黨選民,確保川普支持者到場投票。川普及其核心圈子則反過來進一步扶植柯克與TPUSA。

柯克的年輕反而成為優勢,他自然在YouTube等平臺建立起線上品牌,吸引了數百萬數位追隨者。他的政治與媒體機器也推出更多Podcast與媒體計劃,以新方式觸及年輕族群。比如,保守派評論員克拉克(Alex Clark)主持的Podcast節目《文化藥方》(Culture Apothecary)於2024年9月推出,聚焦健康與生活方式,並以「讓美國再次健康」(Make America Healthy Again)的視角切入。

在10日校園活動的前幾天,柯克接受猶他州《沙漠新聞報》(Deseret News)訪問時清楚表達了他的雄心。他說:「我們希望成為這個國家如同《紐約時報》、哈佛以及科技公司一樣知名且有力的機構。我們相信我們正在創造這樣的力量。」

延伸閱讀

熱門文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