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克之死 美國右派怒火燒向網路 已有15人因貼文揶揄丟飯碗

美國右翼意見領袖柯克遭槍殺身亡,過去數日,民主黨與共和黨領袖普遍譴責這起案件。圖/翻攝自Global News YouTube頻道
美國右翼意見領袖柯克遭槍殺身亡,過去數日,民主黨與共和黨領袖普遍譴責這起案件。圖/翻攝自Global News YouTube頻道

美國右翼意見領袖柯克(Charlie Kirk)遭槍殺身亡後,美國共和黨和極右盟友的怒火燒向網路。共和黨向全國發出警告,勿揶揄柯克之死,否則將面臨嚴重後果。極右盟友同時在社群平台上展開獵巫行動,對批評或嘲諷柯克的人發動報復。至少15人因相關言論遭解雇或停職,其中包括媒體人與學者、教師;更多人則遭到網路圍剿甚至列入黑名單,從開除、提告到永久封號,這股右派怒火在柯克遇害後迅速升溫。

路透報導,過去數日,民主黨與共和黨領袖普遍譴責這起案件。遇害的柯克年僅31歲,以強硬右派立場和犀利辯論風格聞名,在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陣營內也享有盛名。然而,一些評論者,從在網路上開玩笑的普通人,到點出柯克過去偏激言論的政客與評論員,也隨之成為有組織攻擊的目標。

據路透根據訪談、公開聲明與地方媒體報導的統計,至少15人因在網路上評論此案而被解僱或停職,其中包括記者、學者與教師。一名納斯達克初級員工日前也因發表相關貼文遭解僱。另有一些人則面臨鋪天蓋地的網路謾罵,辦公室電話被灌爆,不斷要求開除他們。這股右派怒火在柯克遇害後迅速升溫。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導,微軟全國廣播公司(MSNBC)頻道政治評論員陶德(Matthew Dowd)日前因評論柯克遇刺事件遭解僱,總統川普(Donald Trump)本人也出面評論。他在福斯新聞(Fox News)說:「他們開除了那個叫陶德的傢伙,他是個很爛的人,但他們開除了他。我聽說他們還要開除其他人。」陶德隨後在Substack回應,稱自己遭「右翼媒體暴民」在多個平台圍剿。

部分共和黨人士甚至更極端,提議將批評柯克的人驅逐出境,以訴訟纏身把他們逼到破產,或永久禁用社群媒體。

一些共和黨民代也親自放大這些發文者,包括公部門僱員。田納西州共和黨參議員布萊克本(Marsha Blackburn)說,一名田納西州大學員工因寫下「對柯克之死毫無同情」應立即被解僱。校方證實該人「立即生效」被開除。布萊克本還說:「任何慶祝暗殺柯克的人,都不該被信任去教導下一代。」

南卡州共和黨眾議員梅斯(Nancy Mace)也公開要求開除一名公校教師,當地媒體證實該教師已離職。

連私人企業也有動作。DC漫畫公司則取消剛發行的《紅頭罩》(Red Hood)系列,原因是作者費爾克-馬丁(Gretchen Felker-Martin)在社群上留言:「希望子彈沒事。」公司聲明強調:「我們重視創作者與社群,但任何可能被視為鼓吹仇恨或暴力的言論,都與公司準則不符。」

川普盟友、陰謀論者盧默(Laura Loomer)在社群平台X上警告說:「如果你病態到慶祝他的死,就準備好你整個職業前途被毀掉吧。」她是多位組織線上行動、揪出並公開羞辱柯克批評者的極右派人物之一。美國國會議員希金斯(Clay Higgins)則在X上發文稱,那些「因仇恨而慶祝這位年輕人慘遭謀殺」的人必須被「永遠逐出所有平台」。

美國副國務卿蘭道(Christopher Landau)也在同一平台表示,他對於有人「歌頌、合理化或輕視這起事件」感到厭惡,並已指示駐外館處人員採取適當行動。

共和黨這種憤怒與過去態度形成鮮明對比,包括柯克本人在內,他們曾嘲弄過其他政治暴力受害者。2022年美國期中選舉前夕,民主黨籍前眾議院議長裴洛西(Nancy Pelosi)的丈夫遭人持鐵鎚攻擊頭部,希金斯曾發圖揶揄,盧默則散播不實謠言稱是「情慾約會出錯」,而柯克甚至笑著呼籲有人把施襲者保釋出來。

針對批評柯克者的追擊仍在持續。要求解僱的呼聲席捲X平台,一個新註冊的網站「揪出查理的兇手」(Expose Charlie's Murderers)列出41個被指稱「在網路上支持政治暴力」的名字。該網站的網域匿名註冊,自稱不是「起底」平台,但在13日中午前,首頁訊息宣稱「已收到近3萬份檢舉」,目前僅刊出數十則,並聲稱將很快轉為可搜尋資料庫,依地區與職業類別分類,作為「呼籲暴力的激進分子永久更新的檔案庫」。

CNN報導,加拿大獨立記者吉爾摩(Rachel Gilmore)發文稱,對柯克的「極右粉絲」可能的報復感到「恐懼」。她強調自己並未慶祝柯克之死,還曾在另一則貼文希望他能活下來。但她這段訊息仍被列為該匿名網站的第一則,結果迎來「海嘯般的威脅」,形容過去48小時「猶如人間煉獄」。

然而,路透檢視該網站的截圖與貼文發現,部分被點名者確實拿柯克之死開玩笑,或寫下「罪有應得」、「報應來了」之類字眼;也有人批評這位極右人物,但同時明確譴責暴力;甚至有人只是指出一名長年反槍控人士最終死於槍下,或引用柯克2023年的談話,他當時稱部分槍枝相關死亡事件是「值得的」,因為這是維護美國憲法第二修正案的「合理代價」。

一名遭到點名者表示,他的僱主電話被打爆,來電威脅不達目的絕不罷休。該人計劃近日避免前往辦公室。他表示:「我要說清楚,我不贊同謀殺柯克,但同時我也不得不承認這件事帶有諷刺意味。」他意指柯克長年反對管制槍枝,最終卻被子彈穿頸而亡。

路透無法確認該網站的負責人。網站並未回覆關於所有權、篩選標準,或為何精準引用柯克言論會被視為「支持政治暴力」的提問。其網站代管商Squarespace也未回應置評請求。

堪薩斯大學傳播學副教授柴爾德斯(Jay Childers)指出,政府官員與政治菁英試圖控制言論、壓制異議由來已久。他說:「從這個角度來看,這種情況並不新鮮。」他也強調:「因為現在人人都能在網路上發聲,讓更多人有可能成為當局試圖管控政治言論的對象。」

延伸閱讀

熱門文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