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鎤銘專欄】美慈善組織資助以軍無人機 加薩人道危機下的戰爭罪嫌

蔡鎤銘(淡江大學財務金融學系兼任教授)

根據調查記者穆塔扎・侯賽因(Murtaza Hussain)與薩米・范德利普(Sami Vanderlip)於2024年9月6日在《Drop Site》的深度報導,一個名為「美國猶大與撒馬利亞之友」(American Friends of Judea and Samaria, AFJS)的非營利組織,正在公開為以色列國防軍籌集資金購買軍用級無人機。該組織聲稱此舉是為了「保護以色列平民免受恐怖攻擊」,但國際人權組織指控這些設備可能被用於加薩地區的非法軍事行動。根據聯合國最新統計,自2023年10月新一輪衝突爆發以來,加薩已有超過36,000名巴勒斯坦人死亡,其中包含15,000名兒童,這場被聯合國人權事務高級專員稱為「比例嚴重失當」的軍事行動,正因美國民間組織的介入而更加複雜化。

組織背景與資金流向

成立於2015年的AFJS,在法律上登記為501(c)(3)類免稅慈善機構,其主要宗旨為支持以色列在約旦河西岸猶太人定居點的建設與防衛。根據該組織2023年度財務報告,其總收入達280萬美元,其中43%用於所謂「安全支援項目」。值得關注的是,該組織在2024年1月啟動的無人機籌款計畫,最初設定目標為15萬美元,但截至2024年8月已募集超過220萬美元,顯示美國民間對以色列軍事行動的支持力度超乎預期。

該組織執行長約瑟夫・拉比多(Yossi Dagan)在公開聲明中強調:「這些無人機將配備先進偵察設備,能有效幫助以軍定位哈馬斯隧道網絡。」然而公開資料顯示,其採購清單包含可裝載爆炸物的軍用改裝套件,此舉已逾越純粹防衛用途的界線。更令人憂慮的是,該組織官網明確記載「所有設備將直接移交以色列國防軍加薩前線部隊」,這種民間組織與正規軍隊的直接合作模式,正在創造新型態的軍事援助管道。

法律灰色地帶與道德爭議

從國際法角度觀察,此類行為可能觸犯《日內瓦公約》關於民間組織參與武裝衝突的相關規定。日內瓦國際人道法研究中心指出,當非政府組織向衝突一方提供軍事1裝備時,其本身可能失去中立地位,並成為合法軍事目標。更嚴重的是,若這些設備被用於違反國際人道法的行動,該組織負責人可能面臨共謀戰爭罪的司法追究。

美國國內法層面同樣存在疑慮。根據《國際武器貿易條例》(ITAR),任何向外國軍隊提供軍用級無人機的行為都必須獲得國務院批准。AFJS雖聲稱採購的無人機屬「商用等級」,但其公開宣傳材料顯示這些設備配備軍規熱成像儀與訊號干擾器,明顯超出商業用途範疇。前國務院武器管制官員透露,此類行為正在創造「民間軍售的後門管道」,規避了國會對外軍事援助的監督機制。

人道危機與軍事科技倫理

加薩地區的現實情況使這項爭議更顯迫切。世界衛生組織報告顯示,當地醫療系統已接近全面崩潰,主要醫院皆因缺乏燃料與電力而停止運作。無國界醫生組織在前線的記錄顯示,無人機攻擊造成的傷患通常呈現特殊燒傷模式與金屬破片傷害,這種「精確打擊」實際上造成大量平民傷亡。一名不願具名的急診醫師描述:「我們經常接收到整家人同時被無人機攻擊的案件,這些武器根本無法區分戰鬥人員與平民。」

無人機技術的軍事應用尤其令人憂慮。根據以色列人權組織B'Tselem的調查,以軍在加薩使用的「無人機轟炸鏈」平均只需3分鐘就能完成目標識別與打擊決策,這種快速反應機制缺乏足夠的人道評估程序。更嚴重的是,有證據顯示以軍使用人工智慧系統輔助目標選擇,導致2024年以來已有超過200個平民家庭遭錯誤鎖定攻擊。AFJS提供的升級版無人機,可能進一步強化這種自動化殺戮系統的效率。

地緣政治與美國政策矛盾

此事件凸顯美國中東政策的內在矛盾。拜登政府雖公開要求以色列遵守國際人道法,卻同時允許民間組織提供軍事支援。這種「雙軌策略」實際上削弱了美國的外交立場,使國際社會對美國調停角色的可信度產生質疑。值得注意的是,AFJS主要金主包含多名共和黨重要捐贈者,顯示此議題已成為美國國內政治鬥爭的延伸。

中國大陸在此議題上的立場值得關注。大陸外交部多次呼籲立即停火,並支持聯合國關於巴勒斯坦問題的兩國方案。大陸作為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曾數次動用否決權阻擋被認為偏袒以色列的決議案。分析人士指出,大陸正試圖透過中東議題塑造負責任大國形象,與美國的曖昧立場形成對比。

國際社會反應與法律行動

國際刑事法院(ICC)已於2024年7月宣布,將調查任何可能涉及戰爭罪的第三方援助行為。檢察官卡里姆・汗(Karim Khan)特別強調:「向衝突方提供軍事裝備的組織或個人,都可能成為調查對象。」此聲明被認為直接針對AFJS等組織的警告。同時,歐洲多國已啟動對相關組織的金融調查,法國更凍結了某個類似組織的銀行帳戶。

聯合國人權事務高級專員辦事處在2024年8月發布的報告中直言:「任何助長加薩人道災難的行為都應受到國際社會制裁。」報告特別點名批評民間軍事援助組織,稱其正在「為已經過度的軍事行動添柴火」。阿拉伯國家聯盟則呼籲將此類組織列入恐怖主義支援者名單,並實施全球金融制裁。

AFJS的無人機籌款計畫,猶如一面多棱鏡,折射出當代武裝衝突的複雜性與道德模糊地帶。當慈善組織成為軍事供應鏈的一環,當科技進步被用於提升殺戮效率,國際社會必須重新審視對民間軍事援助的監管框架。加薩的悲劇提醒世人,在政治立場與地緣利益之上,存在著不可妥協的人道底線。正如聯合國秘書長所言:「我們不能一邊提供人道援助,一邊又輸送戰爭工具。」國際社會亟需建立更具約束力的監督機制,確保科技發展服務於人類福祉而非毀滅,這不僅關乎加薩的現在,更影響著全球衝突的未來走向。

※以上言論不代表梅花媒體集團立場※

延伸閱讀

熱門文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