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發1萬元最快10月入袋 卓榮泰至今還高喊「現在絕非合適時機」

行政院長卓榮泰3日接受專訪時談論了普發現金及台積電等相關議題。圖/中央社
行政院長卓榮泰3日接受專訪時談論了普發現金及台積電等相關議題。圖/中央社

行政院長卓榮泰今(3日)接受政論節目專訪時,針對普發現金議題及「台美關稅談判」等熱門話題做出回應;卓榮泰表示,普發現金是基於去年特別預算所需,導致政府罕見舉債4000億元,若未來國家財政有更多歲計賸餘,當然「何樂不為」,但現階段仍面臨區域穩定及關稅衝擊等挑戰,現在絕非合適時機;此外,卓榮泰還強調,「百分之百不會有台積電變美積電的情況」。

卓榮泰指出,過去賴清德總統要求預算編列除軍購除外不舉債、不隨便編特別預算,但此次普發現金2360億元導致政府舉債4000億元,打破了過往的原則。他質疑,國家還有多少個4000億元可以舉債,且部分民眾將現金存起來,對整體經濟的推動效果有限。

卓榮泰強調,未來若再有類似狀況,執政團隊應「預先說明」,把困難和需求講清楚,避免讓話題成為討論趨勢,或許幾年後台灣進入太平盛世,不再有後關稅時代的衝擊,政府財政穩定並有充裕的歲計賸餘,屆時再來談普發現金,大家當然樂見其成,「但現在絕非那個時候」。

立法院8月29日三讀通過《因應國際情勢強化經濟社會及民生國安韌性特別條例》修正案,正式為全民普發現金一萬元奠定法源依據。這項修法不僅將特別預算上限調整至5700億元,更確立政府必須在條例公布後的一個月內啟動發放作業,民眾最快在10月就能領到這筆錢。明明立院都已通過定案,外界實在難以理解何以卓榮泰至今仍稱「不是發放的適應時機」。

闢謠台積電「變美積電」 重申政府不會介入產業決定

針對美國意圖入股台積電的傳聞,卓榮泰明確闢謠,強調「百分之百不會有台積電變美積電的情況」。卓榮泰指出,台積電已公開否認此事,目前公司僅有既定的1651億美元美國投資計畫,且「美國沒有要台積電付出什麼代價」。

卓榮泰表示,台美關稅談判進度受限,是因美方希望台灣協助推動其本土晶片製造,而晶圓廠的建置需要時間,雖然雙方技術性磋商大致完成,但總結性會議尚未召開,因此暫時維持20%的對等關稅。

卓榮泰強調,政府會站在產業全球佈局的角度給予協助,但絕不會介入產業的決定。政府不會替廠商做任何投資決策,而台美雙方在談判中也僅討論對等關稅,以期能盡快完成協商,讓產業界能安心發展,避免持續處於不確定狀態。

延伸閱讀

熱門文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