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名家】大罷免落幕:敗將賴著不走 贏家華麗轉身

大罷免落幕,國民黨立委完勝,主席朱立倫第一時間強調要順利交棒、放心交棒。圖/中央社
大罷免落幕,國民黨立委完勝,主席朱立倫第一時間強調要順利交棒、放心交棒。圖/中央社

高永光/政大國發所兼任教授、考試院前副院長

8月23日第二階段罷免投票結果不出所料,7位國民黨立委以絕對優勢安然過關;繼7月26日罷免24席立委「大失敗」後,823被罷人數雖少,但從罷免同意票都少於25%門檻來看,實是「大慘敗」。

先從「領導統御」(leadership)來看,賴清德在當選總統後,即與卓榮泰、柯建銘謀劃,策動大罷免,企圖翻𨍭立法院朝小野大的席次結構。從賴後來的講話中,證實他口中「更大的民主」,就是要以打破世界民主記錄方式,全面罷免反對黨立委。這也是媒體屢次「堵麥」柯建銘,質問賴清德是否從頭就知道及同意大罷免之因。

大罷免    賴氏更大的民主

政治動員(political mobilization)成功與否,最重要的因素就是「領導者的思維意志」;傳統領導統御強調領導者不可輕易透露其喜怒哀樂,就是怕扈從者為討好領導人而獻策施計。後見之明,賴傾向用大罷免扭轉立法院權力生態,卓、柯之流才會屈意逢迎、阿諛奉承,討「主子」歡心。從這點來看,賴就是個昏君,要知國之決策必須是全方位思考。

就現代最簡單的決策模型:價值判斷、事實判斷及後果判斷來看,大罷免的價值對少數席次的民進黨很高,但事實判斷上是高難度的行動,就算是朝野雙方55波,一旦失敗後的後果判斷,有做過事先評估嗎?顯然沒有!

從726大失敗後,賴除向罷團致歉之外,不顧黨內諤諤之士如王世堅者籲請停止823二階罷免,反而一意孤行,要求民進黨傾全力支持,並設定「精準打擊」戰術,鎖定立法院副院長江啟臣,這是昏君再一次嚴重判斷。江是原台中縣紅、黑兩派少有的共同支持對象,又有台中市長「盧媽媽」鎮守,賴的「精準打擊」決策目標,從頭就錯!昏君才會「一錯再錯」!

從823大慘敗之後的收拾殘局來看,賴也是個昏君。古來明訓,固然打勝仗最忌諱胡亂「乘勝追擊」;英明的領導能未雨綢繆,為可能打敗仗事先規劃「戰敗退兵」策略,曹操斬楊修的典故,膾炙人口,因為退兵最忌士氣已失,以致慌亂撤退為敵所趁。楊修過早悟知晚上口令「雞肋」,囑咐所屬提前準備撤軍,曹操以其擾亂軍心而斬之,是謂「穩定軍心」。

我們看看0823大慘敗後,賴不對更大的民主、反罷民意道歉,對施政失敗(卓榮泰反對普發現金一萬、救災不力、美高關稅應對失敗)也沒有反省之意,更不敢對參與大罷免甚深的卓榮泰及柯建銘下達「斬殺令」,反而弄出一個「四項調整」,小幅調整人事、調整施政順序。所傳達的訊號是:昏君不肯承認自己決策有誤,又無膽斬殺代罪羔羊,證實昏君就是昏君。在野若看出此點,繼大罷免、大失敗、大慘敗後,必然是大對抗!

錯!錯!錯!  賴清德一錯再錯

國民黨主席朱立倫已多次表明將不再續任主席,希望順利、放心交棒,在大罷免落幕後第一時間就點名台中市長盧秀燕接棒。大罷免慘敗,領軍賴清德不辭黨主席,反而是朱立倫大氣請賢能之士接棒,賴、朱兩人的領導統御能力與風範格局,高下立判。

其實就朱而言,在任內雖飽受批評,但在大罷免大失敗後,能捧著勝利的獎盃,華麗轉身下場,樹立高端領導統御的典範,實屬明智之舉!

 ※以上言論不代表梅花媒體集團立場※

延伸閱讀

熱門文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