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院今(15日)邀請行政院長卓榮泰就「打詐2.0執行成效」進行專案報告並備詢。民眾黨立委黃珊珊在質詢時揭露一段假釋車手教導詐騙手法的影片,並怒批「打詐」淪為空談。影片中,該車手甚至宣稱判決書可以當成「履歷表」,讓卓榮泰與法務部長鄭銘謙聽聞後皆表示震驚,卓榮泰當場承諾將請法務部追查該名車手,並允諾下個會期一定會將相關修法草案送至立法院。
黃珊珊質詢時指出,雖然行政院與立法院已通過《詐欺犯罪危害防制條例》,但最高法院大法庭今年裁定,該條例中「自白並繳回犯罪所得可減刑」的規定,「犯罪所得」僅指行為人實際取得的個人酬勞。這意味著,一個詐騙車手即便詐得數十萬元,只要繳回其「酬勞」三、五千元,就有可能獲得減刑。
她舉例,去年一名詐騙機房成員詐取 50 萬元,卻自稱只賺到約 7、8 千元,最終因認罪並繳回酬勞,一二審都獲得減刑。黃珊珊怒批,當時立法意旨明明是要讓犯罪者繳回所有犯罪所得,但最高法院的裁定卻讓此專法「被打臉」,讓打詐成效大打折扣。
對於修法進度,鄭銘謙表示,修法草案正在行政院審查中,會邀集司法院共同討論。然而,黃珊珊質疑,立法院初審時,法務部拿出草案,司法院代表卻稱是第一次看到,顯示修法前缺乏與司法院的溝通;她直言,若修法前沒有充分討論,再怎麼修法都是「白搭」,打詐只會「打一半」。
面對黃珊珊的質問,卓榮泰表示,會積極與司法院溝通,因為「你我都可能受害,我們旁邊的人都可能受害」,所以修法具有急迫性,允諾「下個會期一定可以送來」。
在質詢尾聲,黃珊珊播放了一段影片,內容是一名假釋的詐騙車手在教導民眾如何詐騙,並炫耀自己的判決書可以當作「履歷表」;鄭銘謙聽聞後痛批這是「很可惡的行為」;卓榮泰也表示震驚,認為「這樣的行為還放在社會上不應該」,承諾會請法務部將該個案找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