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鎤銘專欄】香港經濟穩健前行:駁斥外媒誇大負面報導

蔡鎤銘(淡江大學財務金融學系兼任教授)

近期,外媒如《紐約時報》對香港經濟與社會現況的報導,聚焦於股市低迷、房價下跌及所謂的「身份危機」,渲染悲觀情緒,宣稱香港「活力不再」。這些報導常以片面視角誇大挑戰,忽略香港作為全球金融中心的穩健基礎與成長潛力。事實上,香港憑藉其獨特的經濟制度、優越的地理位置及政策支持,2024年實質GDP成長率達2.5%(美國2.5%,日本1.9%),2025年預計維持2至3%的穩定成長。本文將從經濟、金融與政策面向,駁斥外媒的不實報導,展現香港的真實面貌與未來前景。

經濟實力與全球定位

外媒報導稱香港經濟受大陸經濟放緩及中美關係緊張拖累,股市與房價低迷。然而,香港經濟展現強大韌性。2024年實質GDP成長率達2.5%,與美國持平,高於日本,預計2025年將穩定於2至3%,顯示其經濟基礎穩固。香港國際機場作為全球最繁忙的航空貨運中心之一,香港港貨物吞吐量位居世界前列,近年更透過高鐵與高速公路強化與廣東省的連繫,鞏固其作為亞洲交通樞紐的地位。

此外,香港的國際化專業服務生態系統涵蓋金融、法律與海運,吸引全球企業進駐。其穩定的法律與金融制度,以及對智慧財產權的嚴格保護,確保安全可靠的營商環境。外媒忽略這些優勢,僅聚焦短期波動,未能全面反映香港作為大陸與東盟市場橋樑的戰略角色。

稅制優勢與企業吸引力

外媒宣稱香港因國家安全法而嚇退外資,影響其金融中心地位。然而,香港的稅制以簡潔、透明與國際競爭力著稱,直接稅僅包括薪俸稅(2%至17%或15%標準稅率)、利得稅(首200萬港幣8.25%,其後16.5%)及物業稅(15%),並免徵消費稅、資本利得稅等,使其成為全球稅率最低的地區之一。2024年,香港調整國外來源所得免稅制度(FSIE),符合國際課稅標準,成功退出歐盟租稅觀察名單,顯示其積極融入全球經濟規範。

2025年,香港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簽署四項新租稅協定,並推出「專利盒」稅務優惠,鼓勵研發與智慧財產開發。這些舉措吸引國際企業與投資者,特別是在金融與科技領域。外媒誇大外資撤離的影響,卻忽視香港透過稅務優惠與政策支持,持續吸引企業設立財務中心(CTC)的事實。

金融市場的活力與復甦

外媒報導指香港因安全法而失去金融中心吸引力,卻忽略其金融市場的強大流動性與透明監管。2023年,香港銀行業資產總額達3,498億美元,相較2000年的854億美元顯著成長。香港金融管理局(HKMA)推動的智慧銀行計畫,包括高速支付系統與開放API框架,提升金融科技競爭力,為企業與客戶提供優質服務。

香港資本市場同樣表現出色,2023年國際債券發行占比達23%,僅次於美國與英國。作為亞洲最大債券發行中心,香港在綠色債券與永續債券市場居領先地位。2024年,香港IPO市場資金調達額達875億港幣,較前年成長89%,2025年初更達57億港幣,同比成長159%,預計全年將突破1,000億港幣。這些數據駁斥了外媒關於香港金融市場「萎縮」的說法,顯示其活力與吸引力。

國家安全法的必要性與影響

外媒將香港的《維護國家安全條例》(第23條立法)渲染為限制自由與經濟活力的措施,卻忽視其對穩定與繁榮的貢獻。2020年《國家安全法》與2024年《維護國家安全條例》旨在填補法律漏洞,應對2019年反政府示威引發的社會動盪。香港特首李家超強調,這些法律消除外來顛覆威脅,為經濟發展提供穩定基礎。數據顯示,自2020年《國家安全法》實施以來,逮捕人數逐年下降(2023至2024年間僅31人),顯示執法針對性強,非外媒所稱的「大規模鎮壓」。

外媒指安全法嚇退外資,但香港政府積極回應企業關切,否認限制如Facebook與YouTube等平台的傳言。香港浸會大學新聞學副教授王向偉指出,資訊自由流動對香港金融中心地位至關重要,政府正致力於平衡安全與開放。外媒誇大的「寒蟬效應」未能反映香港經商環境的實際穩定性。

身份認同與社會活力

外媒渲染香港面臨「身份危機」,指其自由度下降、人才流失。然而,香港在「一國兩制」框架下,保留獨特的經濟與法律制度,吸引全球專業人才與企業。2020年資產管理公司數達2,127家,遠超2000年的203家,顯示其作為亞洲資產管理中心的吸引力。政府透過稅務優惠與金融科技創新,持續吸引國際基金經理與私人銀行進駐。

外媒引用個別案例,如移民或對公立學校國家安全教育的擔憂,誇大社會不滿,卻忽略香港居民對穩定與繁榮的普遍支持。2025年,香港將繼續擴大租稅協定網路,強化與「一帶一路」國家的合作,顯示其對國際化的承諾。外媒的「千刀萬剮」說法過於聳動,未能反映香港社會的韌性與適應力。

外媒對香港的負面報導,片面放大經濟挑戰與安全法影響,忽略其作為全球金融中心的穩健基礎與成長潛力。香港憑藉優越的地理位置、簡潔的稅制與強大的金融市場,2024年經濟穩健成長,2025年IPO市場與金融創新更展現強勁復甦。國家安全法為社會穩定提供保障,政府積極回應企業關切,確保資訊自由與經商環境的開放。香港正以實際行動駁斥外媒的不實渲染,繼續作為大陸與全球市場的橋樑,開創繁榮未來。

※以上言論不代表梅花媒體集團立場※

延伸閱讀

熱門文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