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以關稅皇帝之姿舉起對等關稅鐵鎚砸向全球,白宮最新公布的台灣稅率為20%。對此,總統賴清德今天(1日)於上午總統府記者會上表示,20%關稅不是台灣談判的目標,後續會爭取更合理的稅率,而最終是要深化台美在國防、科技領域的合作。至於目前稅率是否以數千億美金的大規模投資換取,賴清德僅稱,雙方簽有保密協議,還無法辦法跟社會大眾說明。
台美關稅出爐後,賴清德上午在社群平台臉書稱20%關稅是「暫時稅率」,而總統府緊接著於11點30分召開「因應美國對等關稅政策記者會」,出席人員包括賴清德、副總統蕭美琴、行政院院長卓榮泰、總統府秘書長潘孟安、國安會秘書長吳釗燮、行政院秘書長龔明鑫、行政院政委楊珍妮等七人。
20%是階段性成果 台美後續會再談
賴清德會中表示,百分之二十的關稅不是台灣談判的目標,是「階段性成果」,美國政府也有意願後續與台灣繼續談判,而目前已經完成「技術性」磋商,最終的總結會議尚未進行,因此尚未得到最終稅率, 這也是暫時性稅率一說的由來。
至於外傳台灣恐以3、4千億美金以上的投資規模換取稅率,賴清德稱,團隊目標就是爭取合理稅率,並爭取232關稅不致對半導體、ICT、電子零組件等產業造成衝擊,同時希望深化台美經貿合作,促進在國安、科技以及多元領域的合作。
232調款 盼最階段雙方一起來談
賴清德說,台灣是美國貿易逆差國,主要逆差來自於半導體、ICT產業跟電子零組件產業,美方希望就相關內容,在最後階段雙方「一起來談」,美國目前對半導體或ICT、電子零組件的232條款的調查尚未公佈,現在只是進行原則性磋商。
台美關稅公布後產業界評估台廠赴美設廠的成本壓力增大,民間、在野陣營也出現抨擊聲音,民眾黨主席黃國昌批評,賴政府在關稅談判過程徹底搞黑箱,結果大內宣, 一夕之間遭戳破「民進黨政府過去這段時間除了大罷免大成功以外,到底還幹了什麼事情?」國民黨主席朱立倫則直言該稅率是「重大挫敗」,台灣相較主要競爭對手日韓的15%,有更高的關稅成本,加上台幣快速升值12%,造成產業負擔,對企業形成嚴峻挑戰。
對此,賴清德解釋,團隊會繼續努力爭取最後更好的稅率,不過須遵守國際經貿談判慣例,彼此都簽有保密協定「尚未做出總結會議確定最後的稅率前,台美雙方都不能公佈」。賴清德強調,我方談判過程當中,有不斷向美國說明,台灣必須要向國會負責,攸關國會權利的內容一定要先向國會報告,並經過同意才會落實最後的談判協議。
最終稅率未出爐 不宜貿然定位成功或失敗
賴清德稱,最終稅率還未出爐,目前僅是階段性成果,「此刻不宜貿然去定位,談判是成功或失敗」 ,並稱談判團隊跟政府此時最需要的是在野黨的支援跟鼓勵,而我方團隊在第一線保持國家利益、產業利益、糧食安全、國人健康等原則積極談判。
賴清德坦言,不管稅率最後如何,將勢必對台灣產業帶來衝擊,對於應對措施,行政院先前已提出因應關稅支援中小企業的預算方案 並且進行20場左右的產業座談,將特別預算由880億提高到930億,特別條例立法院已審議完畢,希望行政院儘速將預算部分送至立法院審議 。
卓榮泰:重評產業支援方案
至於政府是否因應20%稅率對產業原先的支援方案調整,卓榮泰稱,原先的產業方案採用32%稅率推估,如今降至20%後,會再重新推估,尤其是立院已修正的特別條例,行政院有必要因應情勢全盤調整,不過調整的程度、幅度與未來的影響有具體的結論才能向國人報告,「我們會在盡快的時間內做出最後的決定」。
有媒體詢問,團隊此次在談判過程中採用何項策略,賴清德僅稱,我方談判過程當中「相當坦誠,有誠意」,並指團隊秉持兩原則,一是平衡台美貿易逆差立場,二是保證台美互補互利原則。
對於賴清德稱需保密關稅談判細節,不少網友不買單,紛紛在批踢踢實業坊(PTT)上留言「封存30年」、「人民竟然可以完全不知道細節」、「保密又要在野黨諒解」、「別國就不是機密」、「當初反黑箱服貿的人去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