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鎤銘專欄】尼日利亞暴力浪潮:氣候、宗教與治理危機的致命交織

蔡鎤銘(淡江大學財務金融學系兼任教授)

尼日利亞,非洲人口最多的國家,2025年上半年暴力事件急劇攀升,令人震驚。根據該國人權機構數據,僅上半年就有2,266人死於叛亂分子與匪徒之手,超過2024年全年總和2,194人。這波暴力不僅撕裂家庭、摧毀生計,更讓這個石油大國的穩定岌岌可危。從北部的宗教衝突到中部的農牧爭端,背後的氣候變遷、宗教分歧與治理挑戰交織成複雜危機。本文將剖析暴力激增的根源,探討其對社會與政治的深遠影響,並思考可能的解決之道。

暴力模式的轉變

尼日利亞的暴力形態正在發生顯著變化。過去,極端組織「博科聖地」(Boko Haram)及其分支是北部地區的主要威脅,透過綁架與屠殺製造恐慌。然而,專家安卡(Amaka Anku)指出,博科聖地已幾近消滅,其分支「伊斯蘭國西非省」(ISWAP)的活動也大幅減少。當前,暴力重心轉向中部各州,尤其是貝努埃州(Benue),農民與牧民的衝突成為主要死因。2025年6月,該國人權機構報告606人死亡,其中約200人發生在貝努埃州。

這種轉變反映了資源爭奪的加劇。農牧衝突源於土地與水資源的競爭,隨著氣候變遷惡化,這類爭端愈發頻繁。北部曾經肥沃的土地因沙漠化而喪失耕作價值,迫使牧民南遷至中部地區,與定居農民發生衝突。宗教分歧進一步加劇緊張局勢:牧民多為穆斯林,農民則多為基督徒,這為衝突增添了宗派色彩。

此外,暴力事件的分佈顯示出區域性特徵。貝努埃州的農牧衝突尤為嚴重,當地村莊頻遭襲擊,居民在槍聲中逃亡,許多人只能躲在教堂或學校避難。這種暴力模式不僅造成人命損失,也摧毀了當地農業經濟,進一步加劇社會不穩。

氣候變遷的致命推手

氣候變遷是尼日利亞暴力激增的深層驅動力。北部地區的沙漠化迫使牧民南移,尋找更適宜放牧的土地,而中部地區因較長的雨季成為主要目的地。然而,這導致牧民與農民在有限的土地與水資源上展開激烈競爭。氣候變遷不僅改變了生態環境,也重塑了社會結構,迫使不同族群在資源匱乏的壓力下對抗。

例如,貝努埃州的農牧衝突因氣候因素而加劇。當地村民在2025年6月13日的夜襲中遭受重創,超過100人被槍殺或燒死,許多房屋與農田被毀。氣候變遷導致的生態壓力不僅限於尼日利亞,非洲大陸其他地區也面臨類似挑戰。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分析顯示,氣候變遷與經濟停滯可能使非洲收入不平等加劇近20%,進一步點燃社會不滿與暴力。

氣候變遷的影響還體現在經濟層面。農業是尼日利亞中部地區的主要生計來源,但土地退化與氣候異常導致農作物減產,牧民的牲畜也因乾旱而難以存活。這種生存壓力促使雙方採取極端手段保護自身利益,暴力成為爭奪資源的直接表現。

治理困境與安全策略的挑戰

尼日利亞政府在應對暴力危機時面臨多重挑戰。總統蒂努布(Bola Tinubu)上台時承諾遏制暴力,2024年實施了大規模安全行動,當年暴力事件有所下降。然而,2025年的數據顯示,這種下降可能是暫時的,暴力事件正回歸常態。軍方在東北部對抗博科聖地、西北部打擊綁架與匪徒活動、中部應對農牧衝突,資源分配捉襟見肘。

政府嘗試與匪徒談判,特別是在索科托州(Sokoto),以非暴力方式化解衝突。索科托州政府強調,這並非出於軟弱,而是採用「胡蘿蔔與大棒」的策略,結合武力打擊與對願意投降者的寬大處理。然而,記者達希魯(Aliyu Dahiru)指出,匪徒團體缺乏統一領導,與某個頭目的談判往往無法阻止其他團體的暴力行為,導致安全策略效果有限。

此外,治理中的腐敗與資源分配不均進一步削弱了政府應對暴力的能力。索科托州的談判策略引發爭議,部分民眾認為這是在縱容犯罪,損害了司法公正。同時,軍方的多線作戰導致資源分散,無法有效應對快速變化的暴力模式。

社會與政治的深遠影響

暴力激增對尼日利亞的社會結構與政治格局產生深遠影響。在社會層面,持續的衝突導致數千人流離失所,農民放棄田地,經濟活動停滯。索科托州的地方政府報告顯示,當地農民因暴力而無法耕作,糧食生產下降,直接推高了通膨壓力。2025年上半年,綁架事件雖較去年同期減少(從1,461起降至857起),但仍顯示社會安全問題的嚴重性。

在政治層面,暴力問題可能成為2027年大選的焦點議題。安卡指出,暴力議題在選舉期間容易被政治人物利用,通過煽動恐懼來爭取選票。蒂努布目前的首要挑戰是應對通膨,但若暴力持續升級,可能削弱其執政合法性。同時,宗教與族群分歧的加劇也可能被政治派系操弄,進一步撕裂社會。

此外,暴力對尼日利亞的國際形象構成挑戰。作為非洲最大石油生產國,尼日利亞的穩定對全球能源市場至關重要。持續的暴力可能嚇退外國投資,影響經濟成長前景。國際社會對尼日利亞人權狀況的關注也在增加,國際特赦組織對貝努埃州慘案的報告凸顯了政府在保護平民方面的不足。

尼日利亞2025年上半年的暴力激增是一場多重危機的縮影,氣候變遷、宗教分歧與治理挑戰交織,推動了農牧衝突與匪徒活動的升溫。雖然政府試圖透過軍事行動與談判應對,但效果有限,凸顯了結構性問題的複雜性。未來,尼日利亞需在氣候適應、資源分配與社會和解上採取綜合策略,以打破暴力的惡性循環。否則,這場危機不僅將繼續摧毀無數家庭,也可能動搖這個非洲大國的根基,影響其在區域與全球的地位。國際社會應密切關注,並提供支持,協助尼日利亞走向和平與穩定。

延伸閱讀

熱門文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