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美國對等關稅,台美至今仍未達成協議。媒體報導,行政院副院長鄭麗君最快本週將赴美進行第四輪實體關稅談判,力拚稅率低於20%。不過,國民黨立委葛如鈞今(21)日示警,政府喊出20%以下,代表在談判過程中美方已經有個數字,中間若沒拿捏好,可能換來美國一句「Too late」,而我方政府對談判過程不透明,也沒找產業溝通,若談不下來會很危險,應趕緊有相應措施。
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於今年4月初宣布對等關稅措施,其中台灣稅率被訂為32%。台美已完成三輪實體談判,並在多項關鍵領域達成共識。此次第四輪談判,台灣方面將由鄭麗君副院長與經貿談判總代表楊珍妮率團前往。據知情人士透露,台美雙方目前仍在討論洗產地的定義問題。美國商務部近期已就洗產地標準與我方進行溝通。
為因應此議題,台灣政府已建立3道防線,包括事前加強防範、事中嚴查及事後嚴罰。根據台灣貿易法規定,貨品要認定為台灣製造(MIT),必須符合「完全取得」和「完全生產」兩項指標,或在台灣產生「最終實質轉型」。後者包含加工後稅則前六碼改變,以及附加價值比率超過35%等條件。
稅率方面,目前台美談判中出現「印尼模式」,即對等關稅可能從32%降至19%,為亞洲最低稅率,此發展為台灣帶來壓力與期待。經貿專家分析,美國處理台灣洗產地問題時,可能不會立即適用於所有產業,預計將優先鎖定台灣輸美的資通訊產品。台灣談判團隊也希望爭取到不高於日本、南韓等競爭對手的稅率。
不過,葛如鈞表示,不是要唱衰台灣,但民進黨過去一直說台美關係史上最好,那現在應該藉此證明;然後這次談判團隊中,派了文化專業人士去談,甚至共諜案主角也是談判人員之一,但關鍵的經濟部長卻沒出現?這次談判絕不能對美零關稅。
葛如鈞認為,從過去經驗來看,川普是「講好就別再黏」,不能說為得到更多個人利益而不願接受談判結果,像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y)過去就是一個案例,所以談判是藝術。現在我方政府喊出25%往下談,甚至傳出談到20%以下,那表示美方已經有一個數字,我方若沒在中間拿捏好,可能換來美方一句「Too late」。
葛如鈞說,現在情勢就是牌放在桌面上看要不要接受,我方此時應該趕緊有相應措施,否則若談不下來就對台灣太危險。這次我方政府並沒有事前與產業溝通,過程更沒有透明,這不只是經濟問題,甚至還有科技影響度、國家信任度等問題,所以應該全面的因應,若數字不如人意,朝野要來趕快面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