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連3月減持美債創16年新低 囤美元、買黃金分散關稅風險

據美國商務部16日消息,大陸5月再度減持9億美元美債,連續三個月減持,持有美債總額降至7563億美元,創16年新低。圖/取自香港中國通訊社
據美國商務部16日消息,大陸5月再度減持9億美元美債,連續三個月減持,持有美債總額降至7563億美元,創16年新低。圖/取自香港中國通訊社

據美國財政部最新公布《國際資本流動報告》(TIC)指出,大陸2025年5月再度減持9億(美元,下同)美國國債,為連續三個月減少,持有總額降至7563億,創下16年以來新低。不過另一方面,大陸企業與政府正同步加大美元與黃金持倉,市場分析,陸方意圖在中美摩擦與美元信心動搖之際,調整全球資產配置、降低金融風險。

儘管大陸減持美債趨勢鮮明,其他主要國家維持穩健持倉,日本與英國5月分別增持5億與17億,穩居美債海外持有國前兩名;而加拿大5月則逆勢大幅增持617億,持債總額衝至4301億,擠下比利時與盧森堡,成為第五大債主。

美債市場近期面臨多重壓力,美國國會5月通過延長減稅與增加國防支出的法案,估計未來10年將擴大赤字2.8兆美元;同時,穆迪下調美國信用評等,警示財政風險惡化,市場觀望川普執政後對貿易與財政政策的變化,進一步拉高市場不確定性。

摩根大通投資管理公司投資組合經理Priya Misra指出:「即便赤字令人擔憂,但由於市場深度與流動性,美債仍難以被完全取代。」

另一方面,《金融時報》分析指出,中國採取長期、漸進式「去美元化」策略,減持美債是出於對美方政策風險、資產安全及回報率的考量。《中華網》也認為,中國減持美債除了是分散風險、推動人民幣國際化,更保留作為「金融武器」的彈性,若一次性拋售將損及自身利益,適度有序減持則能在必要時對美國施壓。

與此同時,大陸官方也強化對黃金的戰略配置,據《Morningstar》引述市場傳言指出,中國實際持有黃金儲備可能已達官方公布數字的兩倍。金市分析師紐文豪伊生(Jan Nieuwenhuijs)指出,自英國進口的黃金遠超上海黃金交易所實際需求,顯示背後可能有中國央行等國家機構透過「非公開進口」方式,暗中大規模增持金屬資產。

道明證券策略主管巴特·梅萊克(Bart Melek)直言,中國強化黃金配置的主因是美債總量突破37兆美元,財政赤字加劇引發「美元購買力下降」的疑慮。他指出,黃金能對抗通膨、免於遭制裁,是中國規避地緣風險的理想資產。據大陸人民銀行資料,截至5月,大陸外匯存底中約有6.7%為黃金。

根據《FX168財經報社》報導,市場分析認為,短期內,中國不太可能劇烈拋售美債以免自傷,但長期而言,其持續囤積美元、加碼黃金、調整出口市場至亞洲、拉丁美洲與非洲,已顯示全球金融格局正在深刻改變。

延伸閱讀

熱門文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