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清德8月出訪 台海之聲批「倚外謀獨」、註定失敗

賴清德計劃8月出訪巴拉圭等3國,並藉此「過境」美國,《台海之聲》認為賴是「倚外謀獨」,註定失敗。圖/中央社
賴清德計劃8月出訪巴拉圭等3國,並藉此「過境」美國,《台海之聲》認為賴是「倚外謀獨」,註定失敗。圖/中央社

賴清德預計8月訪中南美洲的巴拉圭、瓜地馬拉與貝里斯,期間將「過境」美國紐約與達拉斯,引發大陸高度關注與強烈不滿。國台辦發言人陳斌華16日對此表示,「堅決反對賴清德以任何由頭、任何形式過境竄美」,並警告北京將「堅決反制」。中央廣播電視總台「台海之聲」也稱,「倚外謀獨」註定失敗。

賴清德此次出訪可能由多位企業代表同行,涵蓋半導體、光電與民航等產業。據媒體報導,台灣方面規劃於美國「過境」期間宣布包括採購波音客機等在內投資案。對外稱是「深化經貿合作」,但陸媒與評論則解讀為「以經濟讓利換取政治支持」,批評此舉屬「向美國獻誠」試圖鞏固台美關係、換取政治紅利。

民進黨內部對此行期盼甚殷,尤其在近期罷免聲浪高漲、賴清德民調走跌情況下,此行被視為一場力圖轉移焦點的「外交突破」。而被賴清德暫停的「團結十講」也被批評過度意識形態、挑動對立,未能有效扭轉輿論。不少聲音質疑賴將外交工具化,藉「過境」美國創造國際舞台,緩解內部壓力。

《台海之聲》直言,賴清德此行是「抱薪救火」,批其「倚外謀獨」註定失敗,並譴責其藉訪問邦交國包裝、操弄「過境美國」,意圖營造西方挺台假象,引導內部輿論。北京官媒並指控賴清德「政治私利高於救災」,點名賴清德在颱風勘災時「冷言冷語」、編造「軍隊不得進入民宅」等言論,反遭輿論反噬。

此外,巴拉圭總統貝尼亞(Santiago Peña)近日公開表態力挺台灣,甚至聲稱「捍衛台灣就是捍衛巴拉圭」,被視為為賴清德行程「搭月台」,引發大陸更深警戒。台海之聲認為,所謂「友邦」乃接受金援換取外交支持,巴拉圭已多次成為國際場域中挺台代表,但其穩定性與未來邦交前景始終存疑。有陸媒就認為貝尼亞如此高調,顯示賴清德此行或將允諾大好處。

對於賴清德出訪及「過境」安排,美國方面亦謹慎觀望。《南華早報》報導,川普政府內部出現不同聲音,有人主張象徵性接待,亦有意見憂慮此舉會衝擊中美高層互動。川普本人計畫下半年訪中,對賴清德「技術性停留」的敏感程度明顯提高。

陸媒表示,根據中美三公報,美方承諾不與台當局進行任何形式官方往來。若賴清德在美停留期間安排與美政要私下互動或舉辦公開活動,將被北京視為踩線挑釁。國台辦近期更罕見重話點名賴為「兩岸和平破壞者」、「台海危機製造者」,外界認為可能為後續強力反制鋪墊。

延伸閱讀

熱門文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