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比奧下令駐外機構不得評論外國選舉 強調戰略利益優先

美國國務卿盧比奧已通令全球的美國外交人員,不得針對外國選舉公平性或正當性發表評論。圖/翻攝自Face the Nation YouTube頻道
美國國務卿盧比奧已通令全球的美國外交人員,不得針對外國選舉公平性或正當性發表評論。圖/翻攝自Face the Nation YouTube頻道

根據一份內部備忘錄,美國國務卿盧比奧(Marco Rubio)已通令全球的美國外交人員,不得針對外國選舉公平性或正當性發表評論,除非涉及「明確且具說服力的外交政策利益」。這項命令顯示,美國過去對外倡議自由、公平選舉的傳統立場正發生重大變化,現階段政府將政策重心由民主價值導向轉為優先考量戰略利益。

綜合路透、美聯社、美國福斯新聞(Fox News)報導,這份內部電文於17日發送給所有美國駐外使館,指示國務院今後除非出於「明確且具說服力的外交政策利益」,否則不應自華盛頓發布與外國選舉相關的聲明或社群貼文。

該電文被標記為「敏感」但未列為機密,內容寫道:「如有必要對外國選舉發表評論,我們的訊息應簡短,重點在於祝賀勝選候選人,並在適當情況下提及雙方的共同外交政策利益。」

這份備忘錄由盧比奧簽署,最早由《華爾街日報》(The Wall Street Journal)揭露。電文中強調:「不得就選舉過程的公平性或正當性、其合法性,或該國的民主價值進行評論。」

電文補充說,與選舉相關的聲明應僅由國務卿本人或國務院發言人發布,並明確禁止外交官在未經高層批准的情況下擅自發表此類言論。

電文還提及川普總統5月13日在利雅德(Riyadh)演說時批評所謂「西方干預主義者」對中東國家指手畫腳,並指出,美國不再將此視為自身職責,而是尋求與各國建立夥伴關係。

該指令指出:「儘管美國仍堅持自身的民主價值,並在他國選擇類似道路時加以讚揚,但總統已明確表示,美國將與戰略利益一致的國家發展夥伴關係。」也就是說,對外交往的依據將不再是價值觀是否一致,而是戰略利益是否契合。

備忘錄同時提醒:「可以透過與選舉有關的訊息推動美國外交目標,但不可用來宣傳意識形態。」文中還要求使領館人員撰寫官方聲明時,必須自問:「總統會說這樣的話嗎?」

當被問及這份電文內容時,國務院一名發言人在電子郵件中重申了指令中的部分要點,並表示此舉符合本屆政府強調「國家主權」的政策方向。

傳統上,美國將推動人權、民主與新聞自由視為其外交政策的核心目標之一,儘管外界長期批評華府在對待盟邦時經常出現雙重標準。

過去,美國對海外選舉的質疑或批評,往往是基於國際選舉觀察機構的結論,例如歐洲安全與合作組織(OSCE),以及美國本土的卡特中心(Carter Center)、國家民主研究所(NDI)與國際共和研究所(IRI)等團體。

然而,根據這份電文,若外交人員欲轉述上述機構的觀察結果,或公開譴責選舉中的不當現象,必須事先取得華盛頓高層的批准。

在川普執政期間,政府逐步放棄將推動民主與人權作為外交政策的核心,認為此舉等同干涉他國內政。例如,國務院人權事務局曾被重新定位,川普政府批評該機構已成為「左翼活動人士攻擊『反覺醒』(anti-woke)領袖的平台」。

儘管整體政策趨向淡化民主推廣,川普官員仍時常介入歐洲政局,批評歐洲當局打著打擊假訊息的名義,壓制右翼領袖的聲音,包括在羅馬尼亞、德國與法國等地,指控當地政府封殺移民政策批評等言論。

 

延伸閱讀

熱門文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