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上半年GDP增長5.3% 經濟韌性顯現但挑戰仍多

大陸國家統計局今(15日)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召開今年上半年國民經濟數據統計記者會,顯示大陸今年上半年GDP平均5.3%,表明在多重壓力下仍展現穩步增長。圖/取自國新網
大陸國家統計局今(15日)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召開今年上半年國民經濟數據統計記者會,顯示大陸今年上半年GDP平均5.3%,表明在多重壓力下仍展現穩步增長。圖/取自國新網

大陸國家統計局今天(15日公布)2025年上半年國民經濟數據顯示,經濟總體保持平穩恢復態勢。初步核算顯示,上半年國內生產總值(GDP)達66.05兆元(人民幣,下同),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5.3%。分季度看,第一季度增長5.4%,第二季度增長5.2%,二季度環比增長1.1%。

大陸國家統計局副局長盛來運今在國新辦舉行的記者會上表示,今年上半年中國經濟在多重挑戰下頂住壓力,生產需求穩步增長,就業形勢總體穩定,居民收入繼續增加,新動能持續壯大,高品質發展取得新進展,社會大局保持穩定。

大陸國家統計局副否長盛來運在記者會上談到今年上半年經濟相關數據,整體看仍相當穩健。圖/取自國新網

大陸國家統計局副否長盛來運在記者會上談到今年上半年經濟相關數據,整體看仍相當穩健。圖/取自國新網

三產均穩步擴張

從產業看,第一產業(農業為主)增加值3.12兆元,增長3.7%;第二產業(工業為主)增加值23.91兆元,增長5.3%;第三產業(服務業為主)增加值為39.03兆元,增長5.5%。其中,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6.4%,裝備製造業與高技術製造業分別增長10.2%與9.5%,顯示產業升級動能明顯。

服務業增加值同比增長5.5%,比第一季度加快0.2個百分點,資訊傳輸、租賃商務、交通倉儲及批發零售均有不錯增幅。6月服務業生產指數同比增長6%,服務業企業營收前5月增長8.1%。

居民收入穩步提升 消費持續改善

同時,今年上半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840元,同比名義增長5.3%,實際增長5.4%。其中,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844元,增長4.7%;農村居民11936元,增長6.2%。消費結構顯現升級特徵,糧油食品、體育娛樂用品、金銀珠寶銷售均兩位數成長。

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24.55兆元,增長5.0%。其中以舊換新政策持續顯效,家電、文化辦公用品、通訊設備、傢俱銷售增幅均逾20%。網上零售額增長8.5%,其中實物商品網購佔比近25%。

CPI小幅下降 工業價格壓力仍存

居民消費價格、即消費物價指數(CPI)上半年同比下降0.1%,但扣除食品能源後核心CPI上漲0.4%,顯示內需逐步企穩。同期,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PPI)同比下降2.8%,反映企業仍承受一定成本與庫存壓力。

就業穩中向好 固投分化明顯

根據數據,上半年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均值為5.2%,較一季度下降0.1個百分點,6月降至5.0%。企業就業人員周平均工作時長達48.5小時,外出務工農村勞動力人數同比增長0.7%。

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同比增長2.8%。基礎設施投資增長4.6%,製造業投資增長7.5%,但房地產開發投資下降11.2%。扣除房地產後,其他民間投資增長5.1%。高技術產業如資訊服務、航空航天、電腦設備投資增速均超兩成。

進出口結構優化 民企貿易占比提升

此外,上半年中國貨物進出口總額達21.79兆元,增長2.9%。其中出口增長7.2%,進口下降2.7%。民營企業進出口增長7.3%,佔總額比重提升至57.3%。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出口增長4.7%,機電產品出口增長9.5%,占出口總額六成。

展望下半年:穩中求進仍是主基調

盛來運強調,下階段中國將繼續發力穩增長政策,推進內需擴大與高品質發展,透過穩定國內大循環,應對外部不確定性。他指出,儘管中國經濟展現出強大韌性與活力,但有效需求不足、部分企業經營壓力仍存,經濟恢復的基礎仍需進一步鞏固。

延伸閱讀

熱門文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