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黨立委葉元之今天(15日)遭週刊爆料職場霸凌已故方姓助理,方姓助理遺孀更現身控訴丈夫遭葉元之言語羞辱及精神虐待,並侵害勞權。葉元之晚間發出1300字長文澄清外界4大質疑,他並表示能理解家屬需要情緒出口,過去半年他寧願承受「慣老闆」罵名,也不願多談細節;如今,這份善意卻在罷免前夕被泛政治化,逼得他不得不揭示真相,這場悲劇不應成為政治攻防的燃料,懇請大眾回歸理性思考。
葉元之說,今年2月前助理過世,有關助理家屬指控,很多不是事實,葉一直以來都選擇尊重與承受,因為不願在逝者已矣的此刻,再去揭開任何可能造成二次傷害的細節。然而,一再的政治化抹黑,已嚴重扭曲事實,並對葉元之的名譽造成重創,他在此被迫澄清,以正視聽。
針對家屬核心指控,葉元之強調,首先,絕無不當辭退。方姓助理是1月1日主動請辭,1月10日完成離職手續,何來13日惡意解雇?助理家屬指控葉惡意辭退,這完全是子虛烏有。事實是,方姓助理多次萌生辭意,甚至 1月1日因工作因素傳訊息向葉請辭,隔日即沒來上班,後來是葉的辦公室同仁主動聯繫方姓助理,請對方回來辦公室溝通,對方才對葉表示「真的不想做了」,並提出「做到找到人為止」。最終,方姓助理1月10日再次提出離職,葉予以同意,並由方姓助理親自簽署離職文件,完成一切手續。辦公室內所有同仁都在場見證。
葉元之說,試問,一個1月1日就請辭、1月2日就不來上班、1月10日已辦妥離職手續的同仁,怎麼可能等到1月13日「才知道自己被辭退」?而且他也從未說過「請辭就不用請假」。這種說法完全違背常理與邏輯。若他真要惡意辭退,何不在1月2日方姓助理未上班時就順勢同意?
第二,所謂「言語羞辱」絕非事實,純屬可受公評的工作內容討論。報導中斷章取義的截圖,實則全是工作上的溝通。例如,周刊指控葉元之羞辱方姓助理「只認識兩個記者嗎?」這句話的背景是,新聞稿發布理應是全面性的,要發給多數記者,但方姓助理僅發給了兩位記者。葉提醒應將新聞稿發給更多的記者,這是對工作方法與態度的基本要求與討論。
第三,從未拒絕病假申請,方姓助理腰痛請假皆准許,有對話紀錄為證。
葉元之說,助理家屬從最初指控「躺在病床上請假被葉拒絕」,到現在改口,但事實只有一個:他從未不准任何同仁的病假,事實上他的辦公室的請假相當順暢,去年也曾有同仁請長假去北歐遊玩。今天葉元之已出示對話截圖,例如去年10月11日與10月24日,方姓助理表示腰痛需要請假,葉皆回覆「好的」予以批准,其他沒有回覆,是因為他並沒有不准許,方姓助理可以直接離開辦公室去看病。
第四,退保是依法執行,與請病假無關。助理家屬稱「請病假就被退保」,這並非事實。葉元之說,方姓助理是「主動辭職」,依《勞保條例》,雇主必須於員工「離職當日」辦理退保。因此辦公室依法在1月10日對方離職當天退保,若不辦理立即違法。將合法的離職程序,扭曲為因病假而退保,是惡意誤導。
葉元之說,從頭到尾,辦公室只知道方姓助理有腰痛的困擾,某次葉問方姓助理還好嗎?助理在對話中表示「沒那麼嚴重」。
最後,關於薪資調整,也是方姓助理因自認未能完成法案助理的核心工作(法案、質詢稿、預算),不希望影響辦公室運作,希望葉元之另聘他人,於去年11月主動提出「減薪」、「做到辦公室找到新人為止」。後來葉元之因考量對方12月減薪會影響年終獎金計算,等到隔年1月才調整契約,如今卻被扭曲成惡意減薪。
葉元之說,方太太並非在他的辦公室工作,她所知的許多情況,恐是片面或轉述而來,與辦公室發生的真實狀況有極大落差。辦公室曾數次希望能與家屬溝通說明,甚至葉元之也親赴靈堂兩次,皆未能見到,後續透過共同友人聯繫,亦被堅決拒絕。
葉元之說,他能理解家屬需要情緒的出口,過去半年,他寧願自己承受「慣老闆」的罵名,也不願多談方姓助理在職時的工作細節,就是為了對逝者的尊重。但如今,這份善意卻在罷免前夕被泛政治化,逼得他不得不揭示真相。「這場悲劇不應成為政治攻防的燃料。懇請大眾回歸理性思考,勿隨不實的指控起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