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議政府害勞權 印度10大工會串聯2.5億人全國大罷工

印度10大工會串聯發起大罷工。圖/取自shorts91《推特》
印度10大工會串聯發起大罷工。圖/取自shorts91《推特》

印度全國10大工會周三(9日)發起為期一天的「全國大罷工」(Bharat Bandh,意為「關閉印度」),抗議總理莫迪(Narendra Modi)推動的國有企業私有化及新勞工法等經濟改革措施。

綜合美聯社與《印度時報》(Times of India)報導,此次罷工由10個主要工會聯盟及農民與農村勞工團體聯合發起,部分地區的公共服務與製造業受到顯著影響,凸顯莫迪政府經濟改革面臨的新挑戰,初步統計約有2.5億人參與。這場罷工波及印度多個省,對銀行、保險、採礦、鐵路及零售業影響最大。

全印度貿易工會大會(AITUC)秘書長考爾(Amarjeet Kaur)表示,政府試圖以「便利營商」為名,通過勞工改革壓制工人權益。印度貿易工會中心(CITU)秘書長森恩(Tapan Sen)指出,罷工導致多數邦的煤礦作業停擺,部分鐵路網路因抗議者封鎖而癱瘓,銀行、保險公司、製造業及煉油廠的服務也受到影響。泰米爾納德邦工會領袖桑達拉拉詹(A. Soundararajan)透露,當地約3萬名抗議工人被警方拘留,多家企業的製造活動也受阻。

在東部城市加爾各答(Kolkata),美聯社目擊抗議者在當地火車站遊行,高喊反政府口號並焚燒莫迪肖像。在金融中心孟買(Mumbai),銀行員工高呼反對國有銀行私有化的口號。《印度新聞信託社》(Press Trust of India)報導,東部奧迪沙省(Odisha)部分地區交通停擺,南部喀拉拉省(Kerala)的商店、辦公室和學校關閉,街道空無一人。

工會與農民團體提出多項訴求,包括提高工資、停止國有企業私有化、撤銷新《勞工法》、填補政府部門職缺,以及提高小麥和稻米等農作物的最低收購價格。他們批評莫迪政府的新法雖承諾提高最低工資、提供社會保障和醫療福利,但實際上削弱了工人的集體談判權與罷工權利。農民團體則認為,政府經濟政策偏向企業,對農民與低收入群體不利。

莫迪政府近年積極推動經濟改革,開放部分行業接受外國直接投資,並提供數十億美元的財政激勵措施,以促進本地製造業。政府還試圖通過私有化虧損的國有企業來縮減財政赤字,並推出新《勞工法》以簡化企業營運。然而,工會認為這些改革損害勞工權益,助長失業與工資壓抑。考爾批評:「政府以便利營商為名,實際上是壓制工人」。

當地媒體稱此次有超過2.5億工人參與罷工,反映了勞工對新《勞工法》的普遍不滿,特別是其增加工作時數、削弱工會權利的條款,工會指控政府政策導致失業率上升與物價飆升,加劇貧富差距。莫迪政府尚未對罷工發表正式評論,通常對工會的主張不予理會。分析人士指出,罷工雖僅持續一天,但仍對莫迪政府吸引外資、推動經濟成長的計畫構成挑戰。

隨著印度經濟面臨成長放緩與通貨膨脹壓力,政府需在改革與社會穩定間尋求平衡。未來數周工會與政府的對話將成為關注焦點,可能影響印度經濟政策的走向,印度社會的緊張氣氛短期內恐難消散。

延伸閱讀

熱門文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