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機身左右閃爍的紅綠信號燈亮起,一架由16支旋翼驅動的eVTOL(電動垂直起降飛行器)在合肥市駱崗公園平穩升空,沿既定航線完成演示飛行後成功降落。這不僅是一場高科技秀,更是大陸低空經濟商業化落地的里程碑。
據新華社報導,這款飛行器由億航智能旗下合翼航空所研發,型號為EH216-S,是全球首款同時取得大陸民用航空局(CAAC)頒發的型號合格證(TC)、標準適航證(AC)與生產許可證(PC)的eVTOL載人飛行器。合翼航空營運總監章昱輝表示,EH216-S可支援城市內中短途低空交通,具備全自主導航與垂直起降能力,乘客只需選定目的地,即可搭乘展開無人駕駛「雲端之旅」。
今年3月28日,大陸民航局向合翼航空發放了全球首張載人類民用無人駕駛航空器運營合格證(OC),授權其可在指定空域內進行載人商業運營。這意味著EH216-S不僅能飛,還能正式「載客收費」,在合肥提供觀光體驗與短途運輸服務。
《中國日報》指出,此次eVTOL成功飛行的背後,是合肥市在低空經濟領域的深耕布局。2023年12月,《合肥市低空經濟發展行動計畫(2023-2025年)》正式發布,低空經濟工作體系,包括構建4大產業集群、打造1個空域體系、推進20項重點任務,涵蓋技術研發、應用場景、政策支持與空域管理等方面。截至目前,合肥已聚集低空經濟相關企業超過300家,涵蓋無人機設計研發、製造、適航測試、智慧運營等全產業鏈環節。駱崗機場更被打造成「全空域無人系統試驗場」,是大陸首個城市空中交通(UAM)樞紐港,已開通200餘條航線,廣泛應用於醫療物資運送、城市巡檢與外送配送等場景。
合肥市於2024年6月出台《合肥市支持低空經濟發展若干政策》,從研發投入、設施建設、應用拓展等多方面給予財政補助。包括對新設立的低空經濟研發機構最高可提供每年2000萬元(人民幣,下同)、累計不超過1億元的資金支持;對適航審定、檢測驗證平台則按年投入額的20%給予資助,最高補助金額達500萬元。
合肥市發展改革委副主任程羽表示,當前合肥正以打造大陸低空經濟「風向標城市」為目標,整合公安、應急、電力、環保等多部門資源,常態化開展eVTOL試點飛行與多場景應用測試,逐步建立起可擴展、可示範的城市低空交通體系。